1、选定自变量。非圆曲线中的X和Z坐标均可以被定义成为自变量,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变化范围大的一个作为自变量,并且要考虑函数表达式在宏程序中书写的简便,为方便起见,我们事先把与Z坐标相关的变量设为#100、#101,将X坐标相关的变量设为#200、#201等。 2、确定自变量起止点的坐标值。必须要明确该坐标值的坐标系是相对于非圆曲线自身的坐标系,其起点坐标为自变量的初始值,终点坐标为自变量的终止值。 3、进行函数变换,确定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的宏表达式。 4、确定公式曲线自身坐标系的原点相对于工件原点的代数偏移量(△X和△Z)。 5、计算工件坐标系下的非圆曲线上各点的X坐标值(#201)时,判别宏变量#200的正负号。以编程轮廓中的公式曲线自身坐标原点为原点,绘制对应的曲线坐标系的X′和Z′坐标轴,以其Z′坐标为分界线,将轮廓分为正负两种轮廓,编程轮廓在X′正方向称为正轮廓,编程轮廓在X′负方向为负轮廓。 如果编程中使用的公式曲线是正轮廓,则在计算工件坐标系下的X坐标值(#201)时,宏变量#200的前面应冠以正号;如公式曲线是负轮廓,则宏变量#200的前面应冠以负号,即#201=±#200+△X。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