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岁的李畅(右)在跟爷爷李宽学技,他是掷子队年纪最小的队员。王运摄 清晨7时,一走进牛街西里一区的大门,远远就听见了中气十足的吆喝声,间或有重物落地的“咚咚”声。闻声寻至社区内的“民族体育场”,正是记者要寻找的牛街掷子队在晨练。只见几名队员正在抛接一块城砖大小的金属块,抛接之间,手法灵活,身姿矫健,因势顺力,举重若轻。 “这是掷子,打清朝传下来的。”69岁的李宽是掷子第四代传人,也是牛街掷子队队长。“练掷子不仅是为健身,更能学做人。”他说。 清宫秘技传世人 李宽讲起掷子,就像讲故事。 掷子雏形曾为狩猎之用。满族入关前以打猎为生,将石块系在绳端,策马击打猎物。1644年,顺治皇帝担心族人贪享富贵、荒废武功,便集合部分八旗子弟训练“扑户”,即中国式摔跤。掷子当时作为“扑户”的一门习练手法,属于大内秘技。清朝灭亡后,“大内高手”流落民间,为养家糊口,他们开始收徒。 后来,掷子逐渐发展成为独立项目。上世纪末,牛街拆迁,掷子后人们四散各地,被称为“牛街一绝”的掷子一度濒临失传。牛街街道办事处为传承技艺,找到几位牛街的掷子后人,,于2000年3月成立了掷子队。2004年,队伍有了固定训练场地,这项运动也成为区、街道活动中最具人气的表演,还申报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12年来,不断有外人慕名前来学艺,掷子队都是分文不取倾囊相授。目前,常练的队员有二三十位,流动人数已近百人。“时代变了,好东西就得往外传。”李宽说,“不然,没了太可惜。” 习练讲究“顺静意” 掷子状如老式挂锁,早年均为石凿,也叫石锁,如今铸铝、铸钢的都有。 “过去在朝中,石锁和掷子有不同练法,石锁练力量,掷子练技巧。”李宽管掷子叫“砖儿”,他指着地上大大小小的“砖儿”说,“瞧,7斤半、15斤、20斤、25斤、30多斤的都有。” 掷子看似简单笨重,练起来可是要真功夫,用队员们的行话说,“没几年功夫,你根本‘逮’不着。”仅基本手法,就有掏、攥、扦、拉、勺、簸、堵、圈等十余种。扔掷子讲究“手、眼、身、法、步”结合,根据“砖儿”的转向和速度选择手法、步眼。练习时要眼疾手快,看准了出手,以最恰当时机将手伸进两指半宽的缝里,早了、晚了、抓错地儿都不行。“这讲究‘顺、静、意’。关节要顺,思想要静,意志要坚。” 李宽说。 要说掷子的健身功效,可不仅是长力气。“练的时候,颈椎、膀子、腰腿……全身都在动。掷子还练眼力、练反应,心随‘砖儿’动,练久了哪都灵。”李宽笑着说,队里老哥儿几个,最不怕的就是脑子糊涂,个个乐观爱笑,“虽说岁数大了,但人老心红!”他专门提醒,扔掷子有一定危险性,初学者一定要在师傅的辅导下练习。 磨练意志修德行 习武先习德。掷子不是只为强身健体而练,其中蕴含了许多为人之道。 “练功要修心,学做人,懂得互敬互让、人捧人高。”李宽直言,来拜师的若是不孝父母、无信无义之人,天赋再好也不会收,“时代怎么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这也是咱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牛街掷子保留着老规矩。“拿掷子时屈膝垂手,身体稍向前俯,动作很像‘打千儿(满族男子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合练者的尊重。晚辈给长辈递掷子也要躬身,练习时要请年长者先扔。”此外,拿、扔、接掷子都有客气话儿,请人扔给自己要说“您赏着”,没接住掉“砖儿”了要说“我的”表示歉意。“行内有句话叫‘抬头看身,低头看把儿’,意思是抬头看扔得对不对,低头看拿得准不准。老师傅传下这句话,其实是告诉后人要‘抬头看路,低头做人’。不懂得礼貌、谦和,练不出好玩意儿。我们这队里,‘牛人’可多了,领导、老板都有。可只要拿起掷子,一句旁外的话都没有,跟亲兄弟一样。” 练掷子,须持之以恒。“铁的碰肉的,碰一下疼得钻心。”李宽伸出左手,掌心一片老茧,拇指韧带被砸断缝针的疤痕依稀可见,“谁要说没戳过手、没疼过,不叫扔过掷子。练这玩意儿得有股子‘横’劲儿,不是横主儿不行。” 36岁的马永春是一家公关公司的运营总监,在石家庄老家时撂过跤,当年骑自行车慕名来学掷子,如今已七八年。最近搬了家,他仍坚持每天上班前来练一会儿。“也有受伤的时候,但既然嚷不嚷都是疼,还嚷它干嘛?咬咬牙就过去了。”马永春说,掷子最吸引他的就是对意志的磨练,“它追求由外至内的修为,刚开始练筋骨、眼力,后来练的就是品质、胆气。希望喜欢室外运动的年轻人都来试试!”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