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来学技术 > 致富面面观:养殖大黄蜂 财富险中求

致富面面观:养殖大黄蜂 财富险中求

2015-08-21 08:22来源:网络整理发布者:来去留 查看:

蜂窝里的致富路

出生于70年代的兰小明,是瑞金市泽覃乡安治村的村主任,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养蜂大户。早在2009年之前,兰小明还在创业路上反复折腾,他养过鸡、养过鸭、养过鱼,但都因规模小又不懂技术,导致成本投入不少挣钱却很少。经多方考察,兰小明发现养殖蜜蜂风险小、投资少,回报率又高,他开始钻研上了蜜蜂养殖。

谁知创业路上无坦途,刚开始养殖,20多箱蜜蜂由于养技不佳,又恰逢天气阴雨蜜蜂误食喷有农药的脐橙花粉导致中毒,一下子就损失了13箱蜜蜂。再加上不知道人工分蜂,使一群群蜜蜂“离家出走”,养殖事业大受挫折。后经朋友介绍,他拜养殖蜜蜂20多年的本乡师傅为师,潜下心来学技术。由于兰小明勤学好问,师傅便把自己的经验都传授给了他。经过三年的虚心学习,兰小明学得精,学得透。终于悟出了养蜂的关键:一是勤快,二是主动适应周围环境。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兰小明也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刚开始的20多箱到现在的150多箱,每年产蜂蜜4500斤左右。由于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比一般蜂蜜高,兰小明的蜂蜜不仅畅销省内,还远销到广东、福建等地,每年纯收入近20万元。下一步兰小明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带上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一二三团贾传东39年养蜂致富路  

7月9日下午,123团16连职工贾传东熟练地打开蜂箱,拿出一盘蜂巢,拍走上面的蜜蜂后,将蜂巢放进一个桶里,再取出蜂蜜,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贾传东也收获自己的财富

一谈起养蜂,贾传东乐得合不拢嘴,他从13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养蜂,后来继承了父业,现在养蜂已有39年历史,目前,贾传东家的蜜蜂已经发展到200多箱蜂,年纯收入达到五六万元。刚开始养蜜蜂的前几年,贾传东也失败过,但后来他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现养蜂的关键是要掌握蜜蜂的生活习性,细心观察蜜蜂的变化,同时还要懂得蜂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养蜂才会有很好的回报,以前养蜂条件差、跑的远,都是蜜蜂追着花儿跑,哪里的花开的多,小蜜蜂就追到哪儿,伊利、塔城、哈密、最远还去过云南和广西。

2008年因为团场调整种植结构,连队种植的葵花、油菜面积比较大,这样一来他家养的小蜜蜂就再也不用跑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采蜜了,因此,贾传东的养蜂规模越来越大了,发展到了300多箱。每年纯收入达到六七万元。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年春天,由于气候原因,贾传东的蜂突患蜂螨病,蜂螨病是蜂的一种常发寄生虫病,它对蜂的危害主要是吸取蜂的体液,使蜂营养不良,软弱或卷翅,无力起飞,爬死在巢前。蜂一旦发生螨病,如不及时抢救,会致全群覆灭。这时贾传东家的蜂死亡率直线上升, 由200多箱蜜蜂,最后仅剩下40多箱,直接经济损失达4 万多元。

贾传东的妻子劝告他说:“你都快养了一辈子的蜂了,现在蜂快要死完了,要不咱不干了,就把棉花管好就行了吧。”可是贾传东却不服输,还要继续养,便从16连的农家书屋里借来了两本关于养蜂技术的书籍,他从没间断学习养蜂技术,定期给蜜蜂进行消毒,疾病预防,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目前他的蜂箱又发展到了200多箱。

贾传东对养蜂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还创建了自己的蜂蜜品牌,注册了贾师傅家独有的品牌商标“贾师傅纯天然蜂蜜”,在车排子地区已经是小有名气了,甚至有外地的人慕名而来买他家的蜂蜜,现在他家的蜂蜜在网上销售的也非常好,有安徽的、江苏的、上海等许多地方的顾客,目前已经在他家网购几百斤的蜂蜜了。凡是在他家网购蜂蜜的顾客点评,都是满满的赞。

贾传东说:“现在不都流行微商吗?我也想开个贾师傅纯天然蜂蜜微商店,让我家的蜂蜜卖到中国的每个地方,让大家都尝一尝我家的蜂蜜”。在这养蜂的致富路上,使贾传东尝到了养蜂的甜头。

他家在每年承包棉花的同时,还种植了几亩果园,再加上养蜂的收入,贾传东依靠多元化增收走上了致富路。 

80后女硕士驻村 用所学专业帮助村民养蜂致富 

“村里来了名女硕士,还是个80后小年轻嘞。”今年3月,在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镇发贡村,伴随着来自省农委的驻村干部樊莹到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个不大的小村子瞬间热闹了起来,“80后驻村女硕士”一下子成了大家伙的热议话题。

村民议论纷纷,有赞许的评价,也有质疑的声音,连村干部们也不由得心里犯起了嘀咕。

而在村子的头一次亮相,樊莹就打消了村民们不少的顾虑。一身休闲装扮大方朴素,甜甜的笑容挂在嘴角,和村民拉起家常来就像邻家妹妹一样亲切。

为了尽快熟悉驻村工作,初来乍到的樊莹也不和村民“认生”,到农户家中走访“吹牛”,到田间地头和大家伙攀谈,打听春耕秋收,了解村情民意。

近一个月时间,樊莹走遍了村子的5个村民组,走访对象既有贫困户,也有种养殖大户。走访农户胡永科家时,看到四面透风的茅草房,坑洼不平的泥土地面,用石头和木板组合而成的床,贫困和落后瞬间击中樊莹内心的痛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村子的养蜂农户有20多户。”在整理自己的民情日记时,樊莹豁然开朗。自身所学的恰好是蜜蜂饲养专业,村子有养蜂的基础,自己可以结合专业带动村民发展蜜蜂产业致富。

在和发贡村和坝子村村两委干部们一番商讨后,樊莹的养蜂计划得以落实。由村委会购买蜂箱和蜜蜂有偿提供给农户饲养,聘请专家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这样一来,不仅使村民有钱赚,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积累,一举两得。

注意到邻近的庆祝村200余亩猕猴桃的资源优势,樊莹又“倒腾”起了新玩意儿,计划帮助村子建立一个蜜蜂授粉试点。樊莹成了方圆左近不少养蜂农户眼里的好师傅,就连养羊的农户碰到养殖难题也都会找她咨询。

接到养羊大户顾建平的电话,得知其饲养的羊群出现了食欲减退等症状。挂完电话,樊莹还是第一时间赶到了顾建平家。了解情况后,樊莹分别与省、市、县和镇农业部门专家取得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最终现场帮忙解决了让顾建平头疼的技术难题。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了解更多的技术才能服务好群众,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村子发展。”在驻村工作中,樊莹日益感受到农民对技术方面的迫切需要。于是,每天工作之余,她还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提高自身技术,从养蜂延伸到相关的种植养殖。

“村民最关心的养殖技术有哪些?这样干工作能否让村民接受?……”在樊莹的民情日记中,除了技术方面的记录外,还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计划,工作方法的一些自省。她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最初对这个“女硕士”心生顾虑的村干部们刮目相看,也在村民中间口耳相传。 

90后毕业生杨样与蜜蜂的甜蜜故事  

他叫杨样,出生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一个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一个从小在深山长大的孩子,一个不甘做梦的现状者,一个反对食材工业化的年轻人,一个在农产品道路上的创业者,这些就是他身上的标签,朴实、憨厚,又有着年轻人的活力与干劲。

但凡原始,只可偶遇

问及为何要做老家的农产品?杨样同学这样说道:淅川县位于北纬32度东经110度,地貌高低落差大,境内最高海拔1086米,最低海拔120米,平均海拔567.67米。属于北亚热带向温带过度的季风气候,降水量802.9毫米,气温15.7度,无霜期最长263天,最短208天,南北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野生中药材上百种,是中原地区传统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也是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由于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随着南水北调的开始,辖区内大部分农田开始退耕还林,保持了原始的森林面貌。

淅川号称“山城”,是古代楚国的首都,也是商圣范蠡的故乡,一直以来淅川被外界遗忘,直到南水北调的开通,才让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被外界熟知。世人知道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却不知道伏牛山脉赋予了淅川无尽的原始食材。杨样同学也因为自己的家乡而高兴。丰富优质的“山货”,因为淅川山民的传统生产方式,让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自产自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现在原本最简单的食物也变成一种奢侈。生活在都市的人,每天都在为吃而担惊受怕,我们不担心没有吃的,而是担心吃到的东西是否安全;而乡村的留守老人用心种植的食材却因为信息的不流畅,不能及时送给需要的人,而造成资源浪费。这样的亲身体验,让他觉得把优质的乡村食材送到城里人手里变得势在必行。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很简单的90后,虽然出生于农村,但因为学习生活于都市,身上拥有90后天然的特性。

但是谈及杨样的家乡——淅川县,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

小人物,大梦想——创办《姨夫家蜂蜜》

说起为何要从蜂蜜开始做,杨样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女朋友是一个蜂蜜的忠实使用者。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喝一些蜂蜜,有时间还会用蜂蜜做一下面膜。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多次买到假蜂蜜,虽然市面的蜂蜜打着纯正土蜂蜜的口号,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大部分都是糖水勾兑,与小时候在老家吃的蜂蜜有巨大的差别。

蜂蜜较高的使用率和忠实的使用群体,让杨样同学意识到蜂蜜商机的存在,如果能利用现有的平台把老家蜂农的蜂蜜进行整合,然后在通过平台销售给城里有需要的人,岂不是一件好事。

而蜂蜜是杨样同学老家特产中最具代表的农产品之一,由于当地是中原地区的药材基地,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姨夫家蜂蜜》拥有较高的药物价值。

为了使真正的土蜂蜜与市面上的蜂蜜区别开。杨样同学自己设计蜂蜜的包装,并且把蜂蜜的名字命名为《姨夫家的蜂蜜》;力求让消费者通过产品的使用,回归到小时候的乡村时光。

对于蜂源的确定,杨样同学目前联系了大约有十家蜂农,与他们签订协议,由他们提供蜂蜜,确保蜂蜜的纯正。

由于杨样同学是一名反对食材工业化的年轻人,所以跟他合作的蜂农全部以散户为主,散户的蜂农养蜂的数量极小,大部分养殖数量都是几箱,他们平时有农活,闲暇时间养蜂;他们养蜂的目的大部分是自己家用,多余的蜂蜜也是通过村民的传播进行售卖。这些蜂农与专门养蜂的蜂农是不一样的,他们不用受到商业利益的熏陶,而改变养殖方式。蜂蜜种类是传统的中华蜂为主,与市面的意大利蜂有很大差别,他们养殖的蜂蜜每年最多产两次,并且他们的花源固定,全部以当地的花期为主。

现在杨样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开始多种销售方式,并且取得了小范围顾客的认可。他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留守在乡村老家村民通过养蜂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让外出打工的子女无后顾之忧,同时也希望他们优质的蜂蜜可以为更多人所知,他认为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

小人物,大梦想!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义!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家乡村民的产品经纪人。

宁化90后夫妻返乡养蜂致富 热衷微信卖蜜 

 

致富面面观:养殖大黄蜂 财富险中求(4)

 

江明旺向儿子儿媳现场传授养蜂技术。

“这里离城关不远,山清水秀,漫山遍野的野花,非常适合养蜜蜂,夏季主要采乌桕的花蜜,酿造上等的百花蜜。”6月21日,宁化县城郊乡七里圳养蜂基地,132箱蜜蜂摆满山涧,24岁的时尚女青年何丫正赤手打开蜂箱查看起来。

传承养蜂祖业

何丫长得文文弱弱,却有着丰富的养蜂经验。

何丫和丈夫江南是一对90后小夫妻,在福州、厦门等地打工多年。一年前,夫妻俩从厦门回来,跟着父亲江明旺学养蜂。

“市场上经常有人销售掺假的蜂蜜,假蜜、浓缩蜜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何丫坦言,丈夫家祖传三代养蜂,有着丰富的养蜂经验,她早就想接手了,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喝上纯天然的好蜜,也结束自己多年的漂泊生活。

蜂群分工、蜜蜂酿蜜,大马蜂入侵……面对神奇的蜜蜂世界,何丫感到既新鲜又有趣,更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她购买了《养蜂技术指导》、《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等书籍,一边通过书本、网络进行自学,一边跟着父亲深入养蜂基地实践。

每天早饭过后,夫妻俩就跟着父亲到养蜂基地走走,查看蜜蜂出群,检查蜂群及进蜜情况,去王台(防止有新王出现而分蜂)。成群的蜜蜂嗡嗡飞舞,何丫却习以为常,任凭蜜蜂爬满手臂。何丫说,小蜜蜂很善良,不轻易叮人,但她也曾有一次被叮过十几个包,被蜜蜂叮没什么害处,能提高免疫力,让人不容易感冒。江南说,蜜蜂有攻击行为时会发出一种警告的臭味,养蜂人闻到就会迅速远离或者不再触碰,当然他不怕被蜜蜂叮,但是怕马蜂,也怕不小心踩到蛇。

江明旺经常会在自家阳台上,拿着一把小刷子,指导儿子江南学取蜂王浆,从一格格细小的王浆框中一点点把蜂王浆刷到瓶子里。“整个过程非常缓慢而细致,得先锻炼年轻人的眼力和耐心。”江明旺说,接下去他要尽快教会江南夫妻

培育蜂王,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夫妻俩很快掌握了养蜂的基本技术,短短一年,养蜂基地已扩大到六个,拥有蜜蜂近300箱,年产蜂蜜近万斤,纯收入2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热衷微信卖蜜

夫妻俩主要养中华蜜蜂,生产蜂蜜、巢蜜、蜂胶、花粉、蜂王浆、蜂子酒等系列产品,以纯天然、健康的蜂蜜产品慢慢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逢年过节,夫妻俩就拿着蜂蜜去商场、超市进行推销。“只要客户打电话要蜂蜜,买一斤我也尽量送货上门。”何丫介绍说,在稳定客户群的同时,尽量争取和扩大客户群。

今年3月,何丫推出极富创意的小包装,尝试着进行婚庆喜蜜礼物销售,并与一家婚庆公司达成长期的合作意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前景十分看好。

蜜香也怕巷子深。江南夫妻敢于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开设简易网站,QQ、微博、微信齐上阵,在淘宝网、小鱼网等网站发布信息,推介蜂蜜等系列产品,积极寻求代理商,希望能真正将蜂业做得甜甜蜜蜜。

夫妻俩将自己养蜂和采蜜的流程,用文字、相片和视频记录下来,再用微博、微信发布出去,让消费者随时都能从网络上了解他们的蜂场,看到他们现场取蜜的视频,从而学会鉴别蜂蜜的真假,真正买到原汁原味的土蜜,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夫妻俩特别热衷于微信卖蜜,微信群里有着近千名成员,其中20多名为代理商,客家土蜜网上网下正卖得红红火火。

“我们不仅要注册商标,开实体店,运用‘互联网+实体店’的新型销售模式,更要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蜂农一起致富奔小康。”夫妻俩表示,踏踏实实养蜂,只酿纯蜂蜜,拒绝加工,拒绝浓缩,确保消费者真正喝上纯天然的绿色蜂蜜。 

留守老人养蜂种姜致富 赞助城市打工儿子买车

 

致富面面观:养殖大黄蜂 财富险中求(4)

 

田地房舍被当地村民充分综合利用,发展成山羊养殖场。

 

学旗村人烟稀少,平房前杂草丛生。

 

致富面面观:养殖大黄蜂 财富险中求(4)

 

63岁的留守老人曾培茂靠养蜂致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极少数留守老人成为了空心村的主角。

连日来,记者深入河源市连平县隆街、元善镇等一些偏僻山村走访,发现部分沉寂的“空村”由于留守老人发展生态农业而焕发了新生的活力。其中,学旗村的11名花甲老人利用荒废的农田种植了200多亩生姜,在闲置的农舍养殖蜜蜂,去年依靠这些农产品的收益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有的老人收入比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更可观。不少村里的年轻人由此看到了商机,也打算从城市回乡兴办山羊养殖场。

变废为宝 老人务农收入可观

63岁的曾培茂是隆街镇崧岭沙心村的村民。近年城乡居民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他和随子女迁到城镇居住的曾先友、曾娘恩、谢明锋、曾辉煌等老人,看到了“空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几年前,他和该村10位年届花甲或年近古稀的老人经过商议,又从城里打道回府,折回学旗村留守,利用该村荒废的200多亩农田种植生姜,同时借助村里上千亩生态林地资源优势,在“空村”的房前屋后养殖蜜蜂。老人们亲力亲为,在农忙时间相互帮忙耕作或雇请外省务工人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69岁的谢明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的一亩多地生姜带来4万多元收入,养殖的100多箱(群)蜜蜂年产蜂蜜8万多元,加上种植数亩花生榨取的花生油收入和其他农作物收入,一人全年经济收入有近20万元,而他的儿子、儿媳妇在城里务工,两人去年年收入才5万多元。

今年春节前,谢明锋还拿出去年挣的10多万元给儿子在城里买车。“希望儿子、儿媳能从城市回乡,和我一起搞种养。”谢明锋表示,现在村里的生态条件好,水源充足,生姜辣度大,量重质优,该村去年的生姜批发价每公斤8元,每亩农田可产4000公斤生姜,而且有客户上门提前订购。

商机显现 年轻人回乡养山羊

“村里留守的11位老人,近年人人都靠种植生姜或养殖蜜蜂,腰包都鼓起来了。”曾培茂称,他养殖的200多箱(群)蜜蜂,去年仅销售蜂蜜就有30万元。

曾培茂高兴地表示,学旗村生态环境好,养殖的蜜蜂一年四季可采山上野花,投入成本低,收入回报高,所产蜂蜜吸引了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的客商上门抢购,全年不愁销路。

曾培茂说,此前村里的留守老人都担忧种养业后继无人,如今不少年青人已发现了生态农业的商机,准备回乡兴办山羊养殖场。

记者日前在连平县元善镇增坝村走访并了解到,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由于近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原因,多个自然村出现了人口稀少的“空村”现象。47岁的增坝村河唇村村民郑振好此前在佛山经营不锈钢铝材生意,去年冬季看中了家乡的生态农业和山村丰富的青草资源,回到老家,投入了300多万元养殖黑山羊。还有村民利用闲置的民房来养殖肉牛、肉猪,目前河唇村有13个养牛专业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河源一些“空村”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一些村落兴起了山区特色的养殖业,如连平县忠信镇的巫炳东把养殖场选址在一处空村山坑,养殖了上百头肉牛;和平县彭寨镇多位大学毕业生近年利用该县东水镇长热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做起了养殖杂交洋牛的生意,他们还专门聘请了一些留守老人帮忙看管牛群。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