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 NO.2》,该院的张其仔教授说,按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在2011年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应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张其仔教授的预估是靠谱的。按世界银行标准,在2010年,中上等收入经济体的标准是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在3976-12275美元之间,中国很可能达得到的。 GNI是很专业的一个经济词,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对于非专业人士,不妨就这样理解,以同期GDP(国内生产总值)为基数,减去被外国人直接拿走的那一部分,然后,加上中国人直接从国外拿回来的一部分,结果就是GNI。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在数字上,中国的GNI与GDP区别并不大。 但从网络留言上看得出来,网民根本不关心世界银行的具体标准,却本能地认为中国不能算是中上等收入国家。不能说网民们不讲道理,而只能说,因为社会分配不合理,所以网民认为世行的具体标准对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在国人的实际感受中,加班加点工作为生活常态,还望房兴叹,还苦于医疗成本、教育成本等等,这些都是分配不公平、社会没有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所以,揆诸现实国情,与其谈那些大而化之的数据,实在不如具体谈一谈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比例,他们的具体工作时间、生活压力,以及有病进不进正规医院、每年出不出去旅游度假,吃不吃肉,吃炒肉丝还是吃红烧肉等等。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国民幸福指数,并在此前提下调整经济措施,然后再回到种种经济性数据上来,才能够找到与民众的共同语言,实现讨论的实际意义。 事实上,不仅是世界银行的这一具体标准,任何一种以生产性数据为核心的体系,被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程度,都必须是以社会分配合理为大前提的。否则,生产性数据都只能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程度,而不能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再好看的数据,国人也不“感冒”。 许 斌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