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去看信息 > 安静·魔镜·图书馆

安静·魔镜·图书馆

2015-06-07 07:35来源:网络整理发布者:来去留 查看:

 

 

 

安静·魔镜·图书馆-图书资讯-读书频道-中工网

 

“最孤独”的图书馆刷爆微信朋友圈后,迎来了远超预期的访客。何斌 摄

 

安静·魔镜·图书馆-图书资讯-读书频道-中工网

 

它“最孤独”? 何斌 摄

 

安静·魔镜·图书馆-图书资讯-读书频道-中工网

 

左眼书,右眼海。 何斌 摄

 

安静·魔镜·图书馆-图书资讯-读书频道-中工网

 

冥想空间。 孙栋平 摄

  大海边,沙滩上,孤独伫立的图书馆,粗粝得一如大自然本身

  走路声,抽书声,刻意压低的咳嗽声,让安静变得更安静

  抬头,海景视窗外是看似静止又奔流不息的大海,海浪涌来,泛起一线波光

  在一座海边图书馆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看见了什么;你想要什么,也许你就真的能从这里得到什么

  5月10日,一条微信火了: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仅用一天时间,这段五分钟视频的阅读量便已突破10万+。

  这个图书馆全名为三联海边公益图书馆,今年五一开放。它位于南戴河,是一个度假社区的配套,同时向公众免费开放。

  最孤独,海边,公益,图书馆,无论是外界赋予的标签,还是其自身定位,似乎每个词都有直击人心的魔力,几重叠加,对那些“文艺”或是“有情怀”的人便具有了非一般的杀伤力。

  当“最孤独”图书馆疯转朋友圈两天后,该图书馆的主持建筑师董功却说,他愿意用一个更平实的词来形容这里——安静。提供一个安静读书的空间,是他的设计初衷。

  不过,微信显然已经打破了这座图书馆本该拥有或期待展现的安静。

  最近的一个周末,5月24日,这座适合接待60位读者的图书馆实际接待了约2000人,不少人甚至远道而来——这其中,大部分人或许更适合被称为游客。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安静,海边图书馆从5月23日开始周末限流,并配备保安。白天馆内人数控制在60左右,下午四点之后,全面开放。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人来读书,有人来猎奇,响起一片赞誉,亦引发不少质疑。

  关注度太高,令安静读书变得有些困难。这是否背离了设计初衷?

  “建筑师就是匠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盖好房子。至于盖完之后,这个建筑会被怎样使用、怎样解读,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董功说。

  5月9日,那条火爆的微信发布前夜,他有预感似的,在自己的微信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总有一天,过程里的兴奋,纠结,不安,欣喜,嘈杂……都会过去,房子最终就会是一个房子,自己安静地存在在那里很久。”

  盖房

  一年前的3月8日,董功第一次来到位于南戴河的那片海域现场踏勘。

  那是个阴天。起初,他因为没赶上好天气而有些失望,后来发现,恰恰是那种“凝重的铅灰色”凸显了大海的安静。

  当时他就想,未来的图书馆应该也是静静地存在在这片海滩上,像一块存在已久慢慢风化的石头,外形单纯而坚硬,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体验。

  场地,通常是建筑师做设计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一座建筑要与场地和谐共生,适合当地的气候、阳光、风、湿度等等。

  “有些建筑奇怪,可能不是它本身有多怪,而是当它置于某个场所中让人感觉突兀。”董功强调,建筑设计一定要更多地考量场所,而有的国外设计师在中国设计的作品显得奇怪,可能就是因为缺乏对本土文化和环境的深入了解。

  那次去海边,董功拍了很多照片。比如渔具、缆绳、脚印,沙滩上被海风和海浪塑造出的纹理,以及几座被渔民弃用的小木屋斑驳的墙壁——那同样是日复一日被海风和海浪雕刻出的痕迹。

  后来,这些原始印象被留存到了他的设计中。

  董功希望在图书馆的外墙上留下建造过程中的痕迹,就像在沙滩上那些风吹过留下的痕迹一样。他决定采用现浇木纹混凝土,在混凝土墙上露出模板的纹理。

  怎样相对清晰地留下这些纹理?怎么找到他想要的混凝土的颜色?怎么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跑浆、漏震、气泡等种种质量问题?这些成了承担施工任务的一个乡镇级施工队遇到的最大挑战。

  在主体建造之前,他们做了三次样墙实验。第一次样墙暴露出振捣不充分的问题,第二次,水灰比过大导致跑浆,第三次终于达到了建筑师想要的效果。

  一次次调整坍落度、粉煤灰比例、骨料的种类、模板的预处理方式以及振捣方式,每一次都在进步,每一次又都暴露出新的问题。就这一项,前前后后花了几个礼拜。

  其间,甲方曾提出更换成涂料,但董功坚持。

  工人们起初也抱怨“太麻烦”,盖这样一件“艺术品”,对他们来说可是头一遭。“平时盖房子,木头模板是要掩盖住的,要不显得太粗糙,现在偏偏要露出来,不会很难看吗?”施工队队长老闫说。

  最终,图书馆外墙呈现出的原始糙感,就是这样很麻烦地反复试验做出来的。

  “在主体建造过程中,充满了惶恐。”董功回忆。

  “盖这房子要求特别高,土建也按精装的要求在做。还专门有驻场建筑师,遇到问题能及时商量,哪里不符合要求也会立刻指出。”饱受“折腾”的老闫说。

  常年露天干活晒得黝黑的老闫是个实在人,“虽然设计师的想法我们不见得都能理解,但房子从我手里盖出来,应该达到怎样的质量,我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

  对于光线,董功有某种偏爱。这座海边建筑,格外体现出他在光影上的用心。

  “海边跟其他环境不一样,城市里的光线是混沌的,而在海边,没有任何遮挡和干扰,光线格外纯净。”他希望在这座图书馆看书的人们能享受到最好的自然光线。

  日本著名摄影师杉本博司用了数十年时间拍摄海平线。看似极其单纯的事物,实则气象万千,在不同光线下传递出全然不同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感叹它的博大。

  董功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海单纯,但又有丰富的情感,它就像一出永不谢幕的戏剧,所以我希望把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成阶梯状的看台,让每个读者都无遮挡地面向广阔的大海。”

  图书馆的屋顶上,是阵列的通风井道。在一年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左右,阳光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洒下慢慢游移的光斑。

  《建筑师》杂志主编、著名建筑评论家黄居正看过记录这个图书馆在一天中光影变化的视频。“在这个空间里静静地读读书,累的时候听听风声,看看大海,观察一下光影的变化,这应该就是建筑师想要营造的氛围——一种静谧的诗意。”

  当你踩着沙滩自南向北缓缓走向图书馆,第一眼的感觉很可能是这个建筑比较平实,没什么特别。

  “我不希望在别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产生太强烈的视觉冲击。”董功说,外观节制是他的原则,“我喜欢外表简单、平静、含蓄,但要有暗示,有神秘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走进去。”

  他想要的感觉是,从200米开外第一次看到这个建筑,到你走近它,进入它的主厅,然后是一个一个房间,对于这个建筑的认识一点点累积。

  这一点跟电影和音乐都是相通的,是一个缓缓展开的体验过程,需要时间铺垫,高潮在接近尾声的时刻自然呈现。

  匠人

  5月20日早上,图书馆门口加上了限制人流的隔离杆,驻场建筑师孙栋平把它调到她认为合适的角度。

  3月初刚到这里的时候,这个高高瘦瘦的女孩每天捡一个贝壳带回家,计算驻场的日子。后来太忙,有时候就忘了。

  踏着沙滩在海边图书馆工作,在外人眼中,除了浪漫,似乎没有其他更合适的词汇可以形容。

  其实,孙栋平每天的工作十分琐碎。

  图书馆有拍广告的,又有拍片子踩点的,还有直接杀进来站过道脱衣换装的杂志社人员,她礼貌又坚决地把人家请出去。

  一层玻璃门前的座位是两两相对呈45度角,但读者往往会挪动,下班时,孙栋平会把它们回归原位。

  风道上的玻璃可以开合,开着可以让风进来,但风太大也会带入很多沙子。看到桌面上细细一层沙,她会去把风道关上。

  “安排驻场,就是希望这个建筑保持在设计时想要的状态。”她一脸认真。

  这样的细致深受主持设计师董功的熏陶,也是这份职业本身的要求。

  孙栋平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厕所里摆放的洗手液,起初工作人员买了一个塑料瓶装直接放在那里。董功来一看,提出应该选一个质感与环境更契合的玻璃瓶换上。

  关注细节,精益求精,一脉相承的是一颗匠人的心。

  图书馆的“轰动”并未给董功带来多大的兴奋。网络上有关沙滩上的建筑是否安全的担忧也多多少少传递给了他。比如,外墙会否被海浪和海风侵蚀?建在沙滩上的地基未来会否出现沉降?

  尽管这些问题在设计之初都已经考虑过了,使用混凝土材料就是出于防腐的考虑,而地基埋得比通常更深一些就是考虑到沙滩的因素,但他还是会有点儿挥之不去的纠结。毕竟,沙滩上的建筑,多少带点实验性质。

  在建筑评论家黄居正看来,大部分时候,建筑师受到甲方、施工队、使用方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只有在类似海边图书馆这样的小项目上,他能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正因此,建筑师会力图使自己的设计得到更完美的呈现。

  “这样一个450平方米的小建筑,利润有限,付出很多,你给讲产值的大院做,未必有人愿意,因为牵扯到效益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这些独立的建筑师还愿意不计成本地去做这些小东西。”黄居正说。

  在很多人眼中,建筑师算是个高大上的职业,而黄居正认为,建筑师本身的价值在国内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借海边图书馆引发的社会关注,可以让大众更了解建筑艺术、更了解建筑师这个职业。”

  黄居正觉得,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当他对材料、空间和审美形式都花了足够多的心思,那他就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建筑师。“至于评判一个建筑的价值,现在为时尚早,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

  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才是经典。

  古罗马时期的历史学家普罗塔克踏访雅典卫城时说过一段话:“每一件工程都十分完美,立刻成为古迹,但是又万古长新,直到今天仍像刚刚建成一样。它像是永世开放的鲜花,看来永远不受时间的触动,仿佛这些作品都被注入了永不衰竭和永不衰老的灵魂。”

  “一个好的建筑无论是它的审美形式还是精神内涵,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黄居正说。

  情怀

  海边图书馆缘何会引发极大关注?某种程度上,它拨动了很多都市人心中那根渴望安静的弦。

  而在一片赞誉和热情围观之后,网上响起的是有关炒作的种种质疑之声。

  有人说,尽管这座位于海边的图书馆看上去孤零零的,而它的周围遍地奢华——它是一个高端旅游地产项目阿那亚的配套,那里还有独栋别墅、马场、高尔夫球场。

  海边图书馆属于高端地产项目,即便是免费向公众开放,冠上“公益”二字是否仍有炒作之嫌?最早发出的那条微信,是否属于包藏在文艺气质背后的营销手段?

  一时间纷纷扰扰。

  躁动的时代,想要一座“安静”的图书馆,俨然是个奢望。

  “我们实在是无心插柳。”阿那亚九州会总经理刘炜说,图书馆的确是阿那亚的一个项目,公司也有专门的微信营销团队和网络推广战略,但在朋友圈走红不是经过策划的——那条微信并非这家地产商所做,而是一个专做新锐建筑介绍的公众号做的。

  “真是没想到一条微信会有如此强大的传播效果。”刘炜笑着感叹,“新媒体的影响太不可忽视了,之前我们开发商要花很多钱去打广告,现在动动手指就有了这么高的关注度。”

  在网上书店令很多实体书店失去生存空间的当下,这个海边图书馆恰恰因为网络的关系一夜走红。

  图书馆原本策划在5月20日举办一个正式开放仪式,但眼下的火爆程度,让任何热闹都显得多余。

  仪式取消了。比较安静的,倒是曾经热闹非凡的房地产市场,一场深度调整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去年我们刚刚全面接手阿那亚项目时,就面临产业低谷。”刘炜经历过2001年和2009年两次互联网泡沫,“如果没有这些泡沫的破裂,挣钱太容易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产品,企业也很难坚实地成长,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在他看来,海边图书馆的火爆,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克服浮躁心态的渴望,对满足精神需求的渴望,也无意间道出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

  “房地产业发展这么多年,一直都在谈房子的大小和地段,但是逐渐会转向谈人性的需求。”刘炜说。

  过去10多年疯狂增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令建筑设计领域水涨船高。“前些年活儿太多。反正大家都不挑剔,买房的时候建筑品质考虑得少,至于设计是否能带来更好的生活方式,消费者不在乎,开发商也就不在乎。”董功说,设计价值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恨不得一周就出设计图”。

  所以有人说,当房地产市场放慢脚步,中国建筑师的价值有望得到更好的体现。

  “在北京设计的户型,在江苏在海南也采用同样的户型,购房者大多停留在看面积的阶段。如果仅仅把房子视为商品,光想大小,跟卖羊肉串没什么区别。”董功笑言,现在活少了,设计师们有时间去精雕细琢了。

  微信转发和参观热潮背后,是很多人对于安静的读书环境的向往。曾几何时,安静成了一种奢侈品,就像安全的食品、清洁的空气一样,本该轻而易举就能拥有的东西,变得来之不易。

  至于“公益”究竟是不是个噱头,刘炜表示,未必只有针对某些弱势群体所做的事才叫公益。“在一个社区,除了纯商业的配套,我们做了个有些文化情怀的东西,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就是一种公益。”

  “对于商业企图不应有道德洁癖,公益和商业可以很好地结合。”刘炜笑言,“如果建图书馆真会带来巨大商机,全中国的开发商都来建设公益图书馆,那就好了!”

  热潮终究会散去。当未来的某一天,在海边建个公益图书馆不再成为热闹的新闻,或许就真的安静了。

  “无论开发商还是其他什么人,有点儿情怀有什么不好?”黄居正直言,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点情怀的话,人会变得很粗鄙。

  情怀往往需要文化来“装饰”和提升。艺术史里有个故事,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谈到“附庸风雅”时说,如果你不懂艺术,但是有时也很想附庸风雅地谈谈拉斐尔、莫奈、毕加索,最好的办法是常去画廊、美术馆转转,若有专业人士在讲解,不妨凑上去听听,尽管听得一头雾水,但也要煞有介事地频频点头,慢慢地,就真的懂了。

  “这就是一个‘装’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去批评‘装’和怀疑‘情怀’的虚实,毕竟有一点情怀总比没有情怀好。”黄居正说。

  建筑大师冯纪忠先生曾说过:不管是什么类型,由谁出资,最终使用者为何人,只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建筑。因此,大可不必对商业项目抱排斥的态度。

  魔镜

  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建筑是思想的容器。450平方米的海边图书馆亦包罗万象。

  5月20日上午10点半,摄影爱好者李先生在选取各种角度,为女伴拍摄以图书馆为背景的照片。

  已经第二次前来的他认为,这里更适合冥想。“当你坐在这里,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很可能会思潮起伏,至于手里是不是拿着本书,或者拿的是本什么书,都已经不重要了。”

  专程从燕山大学赶来的三个女孩,兴致勃勃地翻看着架子上的书籍。“这是个很有创意的图书馆,我们以后会经常来的,就是规模有点儿小。”其中一个姓刘的同学说。

  出差路过附近,听从出租车司机的推荐来这里参观的张先生已经看了1个小时书,抬起胳膊看了看手表,该走了。“我本来就爱看书,很意外地碰上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图书馆,就是这里的书基本都是人文类的,要再有些自然科学类的就更好了。”

  又有几个领导过来参观。据说,要把这里打造成秦皇岛的地标性建筑。

  一层的玻璃门边,坐着每天上午都会来看上两小时书的王老太太。她戴着老花镜,不时用红笔认真抄下喜欢的句子。80岁高龄的她住在附近,这个新建的图书馆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虽然从沙滩走过来对她而言是个考验,需要比她年轻几岁的一个朋友搀扶。

  她面容平和,淡淡的幸福写在脸上。“这个图书馆,让我有了个安静的去处。心静,身体才能静下来。像我们这样的年纪,简单而又充实地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就很美好了。”

  大部分参观者都将在下午尤其是周末涌来。这个工作日的上午,图书馆里不到20个人。有人看书,有人看手机,有人看着大海发呆,80岁的老人做着读书笔记,20多岁的小伙子戴着耳机翻书,偶尔路过的人仿佛捡到了珍宝,特意前来的人得偿所愿。

  没有手机铃声,只有鞋子从地板走过的声音,从书架上小心抽出书本的声音,特意压低的咳嗽声,让安静变得更安静。

  抬头,横贯空间的海景视窗外,是看似静止又奔流不息的大海。海浪涌来,泛起一线波光。有的船静止,有的船从一面玻璃驶向另一面玻璃,直至驶出视线。

  如果你有时间,有耐心,等到下午1点,会有第一个光斑跃到左侧墙面上,然后是桌面、地面。

  “它就是一个让你从庸常生活中片刻抽离的理想空间。”驻场建筑师孙栋平说。

  有网友说:“我们知道自己不大可能专程为它去一次海边,但知道海边有这么个东西,心里就有莫名的愉悦感,好像它真的属于我们一样。”

  “建筑像画画,设计师有明确的思路,但未必需要或苛求参观者、使用者跟你在同一频道,能完全接收到你所想传递的信息,但好东西总能打动人。”董功一脸淡定。

  黄居正信奉看建筑一定要到现场,要调动五官和心灵一起去感知。但对于这个海边图书馆,他还是想过段时间再去,“等这股热潮退一退吧”。

  “建筑自己会说话。”黄居正说,“不用给它贴任何标签,它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图书馆外不远处,施工队队长老闫正带领工友们为另一座沙滩上的建筑忙活着。他从没想过哪天自己也走进去看看书。“我们没有时间,农民工没休息日,来看图书馆的应该是钱多没事干的。”他笑呵呵地说。

  “不过,这么多人来看,说明这房子盖得好。”这一点终于让他踏实了。施工过程中,他很担心跑浆,“那东西一次成型,还没法修复,如果做坏了,在甲方和设计师这边就通不过,就没法跟老板交代,我们也没法挣钱了。”

  图书馆引发的热闹他不太关心,更没有因为它是自己盖的而感到自豪。年过半百的他更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如果我们的工钱里能把退休金也算进去,那就好了。”

  拥有者、设计者、施工者、使用者,他们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任何建筑都脱离不了当下的语境。

  一座想要安静的图书馆,恰似一面魔镜: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看见了什么;你想要什么,也许你就真的能从这里得到什么。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