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航拍贺州八步区城区。以高铁开通为契机,贺州正谋求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新一轮发展优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中,有着“十四阿哥”之称的贺州市正衔枚疾进。 贵广高铁开通后,贺州市发改委总经济师胡志国出去学习考察的次数有些密集。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他还在北京申报相关项目。6月份,他将同贺州市主要领导率领的百人团队,前往广州、佛山等地学习考察。“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不得不积极!” GDP不到500亿元的贺州等不起了。高铁红利对于三省通衢的贺州而言,是一条鞭子,鞭策这座城市要造势而行。 “贵广高铁极大拉近了贺州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西南腹地的时空距离,对贺州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打造发展‘升级版’具有重大意义。”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说,在圆了“路之梦”后,还要打造“梦之路”。 发展定位之变 主动东靠接受珠三角辐射 5月7日下午,做鞋帽生意的何小姐走出贺州站,拖着一大袋从广州白马市场上买来的鞋子。上午去广州进货,下午就能到家,这在过去,她不敢想象。“现在老板们愿意来贺州了,给我们招商引资带来很大的方便。”聊起高铁带来的变化,胡志国讲起了一个小故事。曾有家深圳企业,想到贺州来考察,但不知道怎么走,就从深圳坐飞机到桂林,然后坐汽车到贺州。“这一折腾,把人都吓跑了。” 高铁压缩了时空距离,也改变了贺州的地理区位条件。如今从贺州到广州仅一个半小时,到贵阳也只要3个多小时;加上已经或即将穿境而过的洛湛铁路、桂梧高速、广贺高速、永贺高速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贺州地处的区位优势日渐凸显。一个过去内部封闭发展的城市,如今顺势转向,开始更多接受外部的辐射。 赵德明对高铁开通后贺州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认识:“贺州正在从广西的‘区尾’上升为广东、湖南、贵州、广西的交通枢纽城市,发挥向东开放的排头兵作用,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的重要门户和枢纽的机遇不容错过。” “高铁的开通,使得贺州的企业更容易进入珠三角的区域分工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贺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关景灵说,贺州建市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而连接珠三角高铁沿线的诸多城市中,后发城市不仅贺州一个,如果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很容易陷入与其他城市的同质化竞争中。 就在今年初,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就坐着高铁来贺州招工。赵德明曾直言,贺州如果不能在高铁时代的产业转移、旅游发展中抓住机遇,将很可能被高铁“洗出效应”边缘化。 寻产业驱动力 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粤桂示范区是广西、广东在两省区毗邻的地带,共同规划的一个产业合作示范区,远期规划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以此吸引贵广高铁沿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示范区的集聚、优化,打造成为贵广高铁经济带先行区。 “我们园区实现‘一企一策’,把示范区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粤桂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少华说,高铁的开通,成为了园区招商的重要筹码。目前,示范区基本形成了以金属制品、林产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以及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已成为贺州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尽管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凭着丰富矿产、森林、农业等资源优势让贺州充满后发崛起的雄心。采访中,不论是贺州市民还是机关工作人员都对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充满自豪。 6月16日,首届中国国际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将在贺州举行。为在国际上一炮打响贺州的石头品牌,前不久贺州市领导专程到广州举行推荐会。 贺州拥有中南、华南地区最大的白色大理石矿藏,若以每年开采2000万吨的速度,可开采300年以上。贺州希望点石成金,提出打造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建设以大理石为原料的碳酸钙产业。 “缺乏高端工业产业发展园区,阻碍了贺州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林富先表示,“高铁时代”建设碳酸钙示范基地,是整合贺州优势资源、拉长产业链、引进东部技术的重要举措,能更快形成资源开采、粉体加工及下游配套相对延伸的产业链。 两座城的牵手 佛山是贺州实施“东靠”战略重点合作的城市,其产业结构版图中存在的技术、资金、产业链等短板,亟须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辐射带动。 “我们拥有丰富的碳酸钙等矿产资源,但因为缺乏技术,往往只会进行比较简单的粉体加工。”胡志国说,碳酸钙可以制造很多产品,比如塑料、橡胶、涂料等,还可加工成新型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这些都是佛山的强项。“贺州要打造千亿碳酸钙示范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佛山的技术和资本。” 贺州森林覆盖率达73%,但林业一直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我们只能砍伐原木,然后卖出去加工,让别人做成家具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看人家把钱赚了。”粤桂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少华对这种状况深感惋惜。他说,佛山家具也非常发达,欢迎佛山的企业来贺州投资生产,帮助提升贺州的产业水平。 “佛山不少产业和贺州有很大互补性。”贺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黎有录说,贺州将利用自己的碳酸钙、石材、农产品等优势,与珠三角的经济脉搏联动。此外,佛山在外贸、电子商务以及管理上的大量人才,也是贺州当下最需要的。 我们的厂房在贺州,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都在佛山。”来自佛山的恒希陶瓷厂负责人李经理说,在中国做陶瓷生意还是要到佛山,任何一项行业内的先进信息和技术都能在佛山找到。 在粤桂示范区的一个园区内,已引进的3家陶瓷建材企业中,有2家就是佛山的企业家投资设厂。而一家名为广西纯一建材的公司也有“佛山背景”,该公司已与示范区签订了总投资额达58亿元的生态陶瓷生产项目。 在两地政府层面,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胡志国说:“贺州和佛山已经开展了前期对接,合作内容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路网建设、电子、服装、家具、人才、金融以及商贸物流等领域。” 声音 交通物流仍是大挑战 产业对接资源是关键 吴远生的公司主要生产外墙砖,第一期已投入的2条生产线产能已近2亿元,今后将投产10条生产线,总产值将近8亿元。“贺州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还有些欠缺。”吴远生说,走铁路运输,破损率太高,又没有水运条件,只能走汽运,成本当然会高。 “我们基础设施还是有些跟不上,一些企业过来考察,但回头率不高。”贺州市发改委总经济师胡志国也坦言,高铁是把双刃剑,既能带来一些好的资源,也会把我们的资源抽走。“毕竟与广州、佛山等城市相比,贺州机会不多。” “一定要与当地的资源优势对接好。”在贺州从事碳酸钙开发的东莞老板杜女士建议,佛山的企业和资本要想在贺州市场赚到钱,要注意产业对接,不能盲目地上马项目。对此,贺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关景灵表示,可根据贺州的资源特点、现有产业基础来进行产业的合理分工,充分利用佛山现有产业的溢出效应。 专家点评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刘品安: 守住生态底线主动承接辐射 根据贺州本身的特点,贺州可以打造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宜居的“珠三角后花园”,这其实也恰好与高铁经济的特点相吻合。 在生态观光农业上,贺州与佛山联手发展现代型、高标准的绿色生态农业,双方可在贺州共建一些大型的绿色生态农场,生产在贺州,销售在佛山,辐射珠三角。 但是,贺州在拥抱高铁机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冷静,改变简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思维,守住绿色生态的底线。现如今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比黄金还珍贵,高铁带来了机遇,但贺州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机遇。 下期预告 下一站,我们将走进建城2100多年的龙城柳州。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而且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高铁时代,柳州是怎样去迎接的,高铁给这座城带来了哪些机遇和变化,它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作为西部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又在哪些方面可与佛山共建合作空间? 扫一扫,了解“高铁上的佛山”更多信息。 策划/宋卫东、沈煜 统筹/王丽萍、何仁军、黄义仲、王亚亮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轲、马永钊、孟伟 图/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