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IT和计算机产业现在那一方面最有发展空间,硬件?软件?网络
2013-03-17 08:55来源:来去留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次
论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
规模效应及网络效应
规模经济指厂商在生产特定产品时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这时厂商提供产品数量越多,平均成本越低,价格竞争力就越强。
网络效应则是指一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用者的数量具有显著的内在正相关性。其他使用者越多,我使用这一产品的效用越大,因而更有理由使用这一产品,从而使已有消费量与新增需求量之间形成正反馈作用。
如果某种产品同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网络效应,当实际需求量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网络效应内生出需求不断增长的动力,使供给面规模经济发挥到极至,推动市场结构由竞争向垄断转变,从而表现出“赢家通吃”的业态特征。
人们普遍认为,软件既然是新经济产品,就应符合新经济规律,按照规模效应及网络效应,随着销售量增大,边际成本不断下降,总收益直线增长,以至于有人说销售的第一套软件成本为十万,第二套为0的说法。
然而软件产品按其商品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类:
A类:通用软件产品,一次开发,多次拷贝生产销售;
B类:一次性开发一次性销售;
C类:介于AB两者之间:一次高成本开发,二次低成本开发并销售。
显然A类产品有规模经济效应,它们的生产过程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一次性研发成本,当生产出第一份产品后,复制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或进行简单调试改装就能提供给不同客户使用,因而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A类产品不一定具有网络效应,比如单机版的游戏软件,有的人喜欢《仙剑》,有的人却喜欢《红警》,因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评价和支付意愿,取决于各自的偏好和预算约束等相对独立的因素,与另外有多少消费者同时使用这一产品没有显著的正向联系。两者兼有的如MS OFFICE、《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等、《传奇》网络游戏软件等。
B类没有规模经济效应,它们的每一次生产过程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开发成本。但B类软件从需求理论来看,它处在一个不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商家可以提高软件价格,从而增加总收益。
C类仅具有微弱的A类特点,同时又具有微弱的B类的特点。
目前行业的结构是除少数大公司可以生产A、B类商品外,,其余的中小型企业大多是生产C类商品。
由于C类企业不具有规模效应及网络效应,所以我们应把这些企业当做传统行业来看待,管理决策应更加关注成本有效性、质量控制和客户化等因素,在生产中尽量降低边际成本,使总收益加大。然而由于软件行业工程师的工资比较高,人工成本占据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绝大部分,由于高边际成本和需求个性化的特点,使得软件企业的经营较难,这一行业存在着大量的进入和退出现象,虽然不同时期的竞争特点有所不同,市场集中度也在变化,但是与垄断结构存在实质性的区别。
由于重庆的软件企业大多是生产C类商品,所以靠自身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高速增长,形成产业化。
需求理论与定价策略
市场需求有多大呢?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从本地的计算机软件行业规模来看,软件产品的供方市场远远小于需方市场。按照供需原理,供方小于需方,商品的价格就会升高直至达到一个平衡。由于不同的顾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有时候,价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显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时候,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需求量却停滞不动,因而软件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弱。所以,价格定得较高,不一定使总收益达到最大,价格定得低,也不一定使总收益达到最大。
为此,采用价格岐视的方法是较为明智的。公司应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完全不同的价格体系,对于一些主要客户企业必需采取较高的价格来实现公司的基本成本;对于一般客户根椐市场同类产品取一个中等的价格;对于那些不消耗销售成本的少数客户采取低价策略,从而创造本来不会发生的营业额,增加公司的总收益。
通过采取这种不同的价格销售策略进行销售,从而达到在不同类别的客户身上分别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产业结构垄断
由于行业的不规范及价格岐视策略,导致软件商品的价格在竞争中会出现戏剧性的结果。不同软件厂商生产的同类产品可能会报出天差地别的价格,搞得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此时价格并不反映商品的生产成本及价值,在同种商品而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低价格的商品并不一定比高价格的商品质量差。低价格产品恰恰是因为实现了商品规模化效应的表现。
大多数软件企业希望通过低价格抢先进入和占领市场,推动市场结构由竞争向垄断转变,从而实现企业高收益。但是,事与愿违,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市场还缺乏一些市场行为规范,在极度混乱的市场争夺和拼杀中,大部份的公司如同当初的互联网企业一样,个个搞得头破血流。
有人认为,通过竞争及行业集中化调整,活下来的公司将同现在的网易、新浪、搜狐一样,形成产业规范化垄断的结果,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为此,政府在对软件行业进行调整时,采用行政手段如资金支持、招标门坎限制等手段扶持一批较大的公司发展起来,试图建立一种市场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政府行为是采取“行的不一定扶持,关系好的不管行不行都要扶持”的方法,扶持起来的软件企业仍然是左手打右手的情况,而左右产业规模化的资本市场又没有当初的互联网经济的风险资本市场那么好,这样下来,产业结构调整能实现吗?
如果能象西方的行业协会那样,行业协会内部进行相互协商和调整,根据每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作行业市场细分,渐渐形成规范化的产业结构垄断,这样,软件行业不会年年都说“这个冬天好冷”的话出来了。
(责任编辑:laiquliu)
|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搜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