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靡世界的文学与电影艺术作品《哈利·波特》,在伦敦奥运会其间可谓大放光芒,目前至少有三大处亮点:第一当然是女作家罗琳在开幕式上亮相,为儿童们讲述童话故事,源远流长佳作迭出,可谓站在世界儿童文学领域顶端的英国儿童文学文脉由此展开。顺便赞一句,罗琳真是越长越美,小朋友们怎么能不喜欢她。再则是由罗琳创造的那个可怕的“伏地魔”的随后上场,他是一切黑暗势力的象征,但地球人都知道,光明终究要战胜邪恶。第三个亮点很抢眼,7月25日,历时70天的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进入第68天的征程时,《哈利·波特》中扮演罗恩的23岁的鲁珀特·格林特,参加了当天进行的火炬传递。有媒体报道说:虽然“火焰杯”没有选择罗恩,但是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却选中了他。这位23岁的男演员负责的是伦敦西北密德萨斯大学里的一段传递,他说:“现在我很骄傲自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近乎骨灰级的《哈利·波特》影迷,我立即翻看已看过无数遍的影片。因为奥运会之故,重点集中在运动上,此系列影片动作多多,但主要集中在“魁地奇”赛事上。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就让这项运动精彩亮相了。 虽然我还没有看懂这项体育项目,但在影片中双方的确打得你死我活。根据罗琳女士的设计,这项运动双方各有7名队员,3个追球手,2个击球手,还有守门员和找球手。小哈利就是由麦教授推荐成为魔法学校年龄最小的找球手的。至于球,儿童文学就是和人家不一样,人家1个球,它就给你4个球,最大的那个叫“快浮”,在天上追球手们抢来抢去的就是那个球,以射进半空中的3个圆洞为胜,有个守门员,专事守门,不让球进。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罗恩担任守门员,那可是精彩亮相,光芒四射!其次还有两个约小一半的球,名叫“博格”,被形容为难缠的小东西。这家伙像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一不留神,它就上树掏鸟,小河摸鱼,所以要有两个击球手对付它。再就是那个金光闪闪突然长出一双翅膀来的小球,它被称为“金探子”,谁抓住它,谁就取胜了,可谓一小球顶三大球。波特一看到他就咧开嘴说:“我喜欢它。”可这家伙更是“人小鬼大”,它神出鬼没,来去无踪,波特要赶在对手之前抓住,谈何容易。当然,最后一定是哈利·波特取胜,要不就不是儿童文学了。 可他也不是那么轻易取胜的,我清楚地记得,波特第一次出场前,心事重重,茶饭无心,后来得到了一骑魔帚“光轮两千”,精神振奋了一下,可老队员木透上场前告诉他,他第一次上场才两分钟就被“博格”击中头部,两周后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床上。这句话说的波特倒抽冷气,但已经来不及了,已经被逼上了战场。那场大战在天空飞来飞去,看得实在过瘾,又是对手下绊子,又是魔鬼念恶咒,所有这一切都被小朋友们战胜了,波特站在魔杖上,不但抢到了“金探子”,还把它一口气吞了下去,再吐出来时,他已经是一举成名的英雄。 魁地奇比赛,在影片中,常有关键性的展示,但最为壮观的宏大场面之一,就要算2005年上映的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一集中魁地奇世界杯赛事了。它的场地设计,和足球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毫无两样,全世界的魔法师们挤满了看台,一眼望去,很像温布利球场,但仔细看,又像南美监狱,一层层走道数不清,大场面宏伟,细节完整,连一张球场说明书都做得有模有样。 什么时候奥运会能把魁地奇赛事列入奥运项目呢,这事还真不一定能成呢,只要造出“光轮两千”来。啊,飞在空中打球,想一想心里都是爽啊!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