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时代里,不想赚钱的人恐怕很少,而多数人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最赚钱 做什么生意赚钱。 做什么最赚钱 被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傻冒”的问题——连做什么生意赚钱都不知道,就别瞎操心做生意了。当然,也得承认,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被人问得多了,难免仔细琢磨。渐渐地,有了三种答案。 第一种回答是调侃式的:“杀头犯法的生意最赚钱。”马克思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非常胆壮起来。资本家有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任何法律,有了2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有了300%的利润甚至敢冒死刑绞刑的风险。这种调侃除了调节气氛,还有如下警示意义:不要只顾追求高利润,还要兼顾社会责任和法律风险。走私、贩毒、行贿受贿等违法活动,虽然收益高,但这样的事不能做。近几年不断入狱的各地“首富”就是明镜。否则,钱倒是赚到手了,但落个蹲大狱的下场,看着别人享受美好生活,那才吃大亏了。 第二种回答比较有哲理:“有同行,无同利。熟悉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赔钱你照样赚钱。”这样的回答对于那些感叹“自己赚钱辛苦,别人赚钱容易”的人很有价值。我见过的多数老板都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赚钱最难,“看看别人,轻轻松松就把钱赚到手了”,那些搞多元化经营的人通常都有这样的心理。多数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证明了“别人轻松赚钱”只不过是假象而已。 对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人而言,第二种回答就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不知道自己最熟悉什么,因为他们什么都没做过。对这类人,如果问得急了,我会建议他们:你们还没有做生意的资格,最好什么生意都别做。先给别人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观察什么生意最赚钱,在打工的过程中积累做生意的资本、人脉、客户。做生意不要强求,等万事俱备,就不会问这样“傻冒”的问题了。 第三种回答比较实用:“什么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什么行业就最赚钱。”这是一句大实话。大学生毕业求职时,我对他们的忠告通常是:“到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去练本事,到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去当老板。”如果一个行业有几千家、几万家企业,说明这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还没有实现寡头垄断。这样的行业,通常进入门槛很低。几万、几十万元就能办个厂。几十万、几百万元的销售额就能活得很滋润,在这样的行业都赚不到钱,只能说明你笨蛋到家了。 像汽车、家电等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式的产业洗礼,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早已被淘汰,剩下的企业个个身手了得。像李书福那样敢于进入汽车行业的新手简直令人尊敬,尽管很多人仍然不看好他的未来。其实,即便李书福最终成功了,也不代表其他人这样做也能成功。 像餐饮、化妆品、服装是天生的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这样的行业既适合大企业生存,也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在这样的行业生存并不难。 像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纸品等行业,目前的产业集中度很低,每个行业有几千家、几万家企业。未来的产业集中度可能很高,99%乃至99.9%的企业都会死亡。这样的行业机会已经不多了,如果目前不抓住机会进入,未来进入的门槛就很高了。不过,我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些行业因为企业众多,竞争很混乱。有些人把竞争混乱当作竞争激烈,这是错误认识,竞争混乱其实是好事,正好可以浑水摸鱼。真正的竞争激烈,是像长虹这样的大企业都不赚钱,那才是竞争激烈。 正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一样,当一些朋友打算跳槽时,我建议他们干脆“跳行”,即从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镀金”后,“跳行”到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赚钱。 当一些行业在某个阶段特别赚钱时,有些朋友会问:“这样的行业能不能干?”我的回答通常是“不能”。做生意绝对不能追逐“热利”,当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赚钱,紧接着必然是大家都不赚钱。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能调动资本从低盈利行业向高盈利行业转移。 做的行业多了,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刚开始跨行业做企业时,经常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对行业的个性认识要多于共性认识。现在,由于做的行业比较多,反而有了“隔行不隔理”的感觉。此时,才发现“熟悉什么就做什么”只不过做生意初级阶段的认识。只要把做生意的基本规律摸透了,跳行是件很容易的事,做什么都赚钱就不再只是一个愿望了. 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经常有人咨询一个问题:"做什么最赚钱?" 有的说做房地产,有的说做医药、保健品,有的说做服装,又有的说做汽车…… 那么,到底做什么项目赚钱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两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一,从500元到500万的裂变 有一个姓李的小伙子,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后,想做点生意。他通过观察、了解认为,做豆腐本钱少、市场大,可以做,就借了500元钱当本钱做了起来。 刚开始,他做的豆腐口味、外观都不好,自然卖的也不好,3天只卖了20多斤。但他没有气馁,善于向同行学习,善于倾听老乡的意见,再加上足斤足两,服务周到、说话和气,没多久,他做的豆腐在附近的十里八乡就小有名气了,一年的时间就赚了2万多元。后来,他又增添了设备,扩大了规模,不但做豆腐,还做豆腐皮、豆腐干、冻豆腐、熏豆腐等,系列品种多达十几个。附近三四个县城的大部分饭店,都指名要他的豆腐产品;二十多个集贸市场都有他的豆腐专业摊位。他还将加工豆腐产品剩下的豆腐渣,做成饲料出售和养猪,每年仅养猪一项就收入几十万元。 现在,他成立了豆制品公司并连锁经营,有的连锁店已开到了别的地、市。除此之外,他还成立了豆制品加工机械厂,制造豆腐、豆皮、豆浆等产品的加工机械设备,十分畅销。 十年过去了,他现在买上了高档住房,有了自己的高档轿车,拥有了500多万的资产。故事二,从1000万到100元的教训 另外一名姓张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很好,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商。他大学毕业后到了他父亲的公司。当时,房地产较热,再加上他父亲的一些关系,短短几年,其资产就有1000多万。前几年,当地搞别墅热。这位年轻人当然不甘示弱,通过几次激烈的竞争,以较高的价格买下了一块离城区较远的山坡,开发乡村别墅。他不但投上了自己的全部资金,还向银行贷款近1000万,准备大干一番。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