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去看信息 > 一部规划里的城市与中国(2)

一部规划里的城市与中国(2)

2014-05-28 19:24来源:网络整理发布者:来去留 查看:

  我们从一个众所周知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虽然产业的转移或者产业的升级换代作为一种愿景提出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人才、知识、团队,尤其是就业者,他们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产业的升级换代,这就会为他们的生活制造出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本身的升级换代才应该是主要的追求方向,片面的、无约束边界的条件下去强调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和发展,有可能为社会的稳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是需要巨大成本投入的,没有巨大的成本投入,没有社会其他系统的配套,比如教育系统的配套,社会保障系统的配套,过快地追求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和转变是具有危险性的。

  我认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在这方面还缺乏深入的、客观的、脚踏实地的研究。

  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这一章节里,提到了要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我认为这样的提法也可能存在问题,它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旨可能存在某种矛盾。如果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被强化,那么强化本身就是一种积聚,在积聚的情况下是吸引人口、就业、企业和商业机构同步地向中心城区积聚。另外一方面却又想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外疏散,那么疏散的愿望就与积聚的结果产生出明显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基于对城市的研究不够,片面受到经济学家影响造成的。类似这样比较矛盾的表述,不得不说这是规划中的缺憾之处。

  对于新型城镇化规划来说,我个人认为最值得赞赏的就是首次提出要防止城市边界的无序蔓延。这是巨大的进步,也是对城市本质认识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以往我们对城市的边界几乎是毫无概念的。以北京为例,从二环路到三环路,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七环路,实际已经覆盖到河北地区了,很显然城市边界是无序发展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种无序发展都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导致资源利用的低效,与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发展经验存在明显的抵触(顺便说一句,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城市规划实际相当于英国上上个世纪的水平),而中国各地城市实践的结果也证明这是不成功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边界问题,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建设性的指引,其积极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

  十二,公交系统与城市的关系不能模糊处理

  下面谈谈公交的问题。

  城市公交系统在城镇规划中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样的突出是客观的,是建立在各国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结论。规划对某些节点作出了明确的、技术性的指引。比如,要积极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要求基本实现一百万人口城市中心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类似这种明确的要求对今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需要大家注意和评估的主要问题在于,我认为,公交系统和城市的关系在这份规划中在一定程度被进行了模糊处理。为什么这样讲呢?公交系统在城市的发展当中存在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如果对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快速公共汽车和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我们一再推荐的公交系统,具有高效和投资少的特点。而快速公共汽车也就是BRT,这种公交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对城市空间存在较大的干扰和影响,对城市的土地价格也存在很大的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割裂了城市的空间系统。所以,子系统的研究如果不到位,就会影响大系统,看着挺好的提法,实际上会造成很多复杂的问题。

  另外,大容量的公交系统对城市还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就是发展上的限定条件。如果是一个严谨的、强调科学和客观的国家级规划,那么是应该做出指引的。大家设想一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城市人口,每天通过大容量公交系统运来运去,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这种事情,在中国的超大城市中都曾出现过,只不过人们的选择性遗忘可能帮了规划者的忙。最近,号称模范城市的香港地铁也出过几次事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城市瘫痪,结果包括议员在内,都对政府群起而攻。这种负面的问题,你不能轻视,它们都与限定条件有关。而我想重点说明的是,大容量公交系统对城市而言肯定是有积极的意义,但一定也要有发展的限制条件。规划就要有指引和限定,才能构建框架,这是最起码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号召和概念,那只能说是比较粗放了,表明有些东西还是不懂。如果我们将来在这些方面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界定条件,就意味着中国在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发展领域真的有了进步。

  十三,规划的亮点和政策突破值得高度关注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我还是要说,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一些明显具有进步意义的概念、提法之外,这一新型城镇化规划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亮点。比如,规划提出“要坚持规划的原则”,“坚持规划的地位”,“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提法,被明确写入到这次规划当中,这在以往是少见的。而类似的问题在各地表现的非常突出,导致规划的严肃性大打折扣,以致不少人开玩笑,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这一规划在社区自治方面有所强调,这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城市的基础单位就是社区,但社区规划长期以来是被忽略的,搞的很少。社区相当于城市的细胞,如果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崩溃的话,那么整个城市的有效性运转也大成问题。社区自治和社区管理服务得到重视,这对整个城市的影响将会非常大,具有明显的社会进步意义。

  稍有遗憾的地方在于,社区自治和社区的分级管控在这份规划中未得到任何的提示或者指引。这也说明对社区自治和社区本身的研究在中国依旧是严重缺乏的,或者说是非常不理想的。现在社会当中,稳定的要求,以及各种各样的要求,都明显是在导向社区的。社区这个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今后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对城市规划而言,社区自治、社区分级、社区规划等,都是必须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亮点,就是土地的使用和利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过去,这个二级市场在活力、有效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推动下,二级市场的完善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对土地资源更公平、更有效的利用明显具有积极意义。类似与土地相关的还包括,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些规定的强化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均具有极大的意义,有助于资金流入农村,有助于文明下乡,有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应该说,这些规定和要求落地之后,尤其是在形成了明确的政策和法规之后(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规划相当于国务院文件,到不了法规的层次,是以部委批复为基础的,没有法律地位),中国以往为人们所诟病的土地经济可能会出现转折性的变化,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究竟这种重大的突破会导致怎样的社会后果,将会出现怎样的城市实践,目前还不好形成论断。要指出的是,类似的讨论在以往也不断地进行着,大家也都认识到这一政策是具有风险性的。具体来说,比如农民如何使用土地担保抵押后获得的资金,农民个人的破产问题如何进行处理,都还没有讨论清楚,也就因此形成了政策风险。如何解消这些政策风险,是摆在地方政府和城市运营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有趣的是,这份城镇化规划还涉及到比较多的金融领域,比如地方债券、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券发行,都是非常有趣的改变。一般来说城镇化规划不会涉及到更多的金融领域,而这一次显然有所不同,虽然文字不多,但还是有所突破的,可能会形成新的金融市场,比如垃圾债的市场,进而创造出新的交易体系。令人比较担心的是,市政债券的发行,会不会将筹集到的资金冲抵城投债。如果只是用来“填窟窿”,那市政债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市政债的发行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市场可能并不一定会认可和支持这种市政债的发行。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有待观察的问题。

  十四,规划中应有而遗漏的几个问题

  令人比较遗憾的是,这一规划还是遗漏了若干问题。比如物流问题。在现代城市尤其是城市圈中,物流是最重要的产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产业要分布式发展,那就要按照供应链去做,这就要依靠物流,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就是大问题。现在,物流成本在中国城市经济当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物流成本占商品成本达到18%甚至更高。18%实际已经是一个比较老的数据了,随着汽油不断涨价,实际应该更高。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城镇化规划,对物流体系的建设、物流成本的约束几乎没有丝毫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

  第二个涉及不多的问题就是老龄化。老龄化在这份城镇化规划中只涉及到了一点点,即建设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显然这个城镇化规划严重低估了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对城镇化的实现和落地将会形成严重的影响。这份规划的有效性要建立在对现实的城市环境、对城市社会未来的发展进行过有预见性、前瞻性的充分评估的基础之上。一旦忽略掉老龄化这样明显存在的因素,意味着趋势判断就有问题,它的有效性就会打折扣。这份规划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条块和经济学家们各负其责,然后拼积木、搭起来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个意见汇总,而并非是一个规范的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

  此外,就是生态和环境保护。这方面规划比过去已经有明显进步,绿色和环保概念分布式的体现在各方面的要求之中。问题只是,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前瞻性上有些问题。比如低碳交易以及大力度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问题还缺乏指引和定向。

  我相信,未来如何看待和使用这样一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还需要地方政府从创新的角度来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因地制宜的谋求发展。我个人估计,这一规划提出之后,应该是“资热城冷”,最热的应该是资本市场,热的是资金流,冷的是城市领域。一个是好做不好说,一个是好说不好做,于是两级化的表现就出来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在以后观察。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