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鹏雷:而且你本人完全不可以到店。 周航:车是送过来的服务。 贾鹏雷:你现在管理的主要是一些小微型的汽车租赁公司? 周航:对,全国有上万家这样的小微型汽车租赁公司。我们通过互联网,一端给客户,一端给供应商,绑定车以后,就可以实时知道每台车的位置、状态,如果用户一旦有了需求,就把这个订单通过一套最优的算法推给最适合的车,他响应以后这个订单就完成了。在我们这儿如果用手机定易到的车,有信息告诉你你的车已经安排好了,车号是什么,具体是谁,瞬间完成。 贾鹏雷:从你的后台来看,有哪些数据出乎你的意料或特别有趣? 周航:出乎我的意料是用户没有想象那么多,没有那么快。 贾鹏雷:你为什么会想有那么多? 周航:我们订单贡献,苹果和安卓订单比例很有意思,是1:9,9成都是苹果,如果有10个订单的话,9个订单都来自苹果,只有1个来自于安卓。我们其实对客户的挑选非常严苛。我们通常不往2000元以下的机型里推广。 贾鹏雷: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 周航:用苹果的都是高富帅,白富美。我们认为还是跟用户群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的产品形态,我们的客单价决定我们目前这个阶段,这个产品的消费群主要还是一些收入偏高,或富裕、精英阶层在用,而不是渗透到广大的一般民众在用。 贾鹏雷:侯总、王总,你们在这个数据上有类似的趋势吗? 王江:我们有1:6的趋势,7个订单里,6个是苹果,1个是安卓,差别比较大。 侯迅:目前成交数差不多在1:4,因为ios单价高一些,差不多在1:6左右。 周航:目前有上千个新增的用户,通过移动端来购买或尝试购买,不一定购买成功,但都有。 贾鹏雷:不光是下载,确实有动作。 周航:我们对下载不关心,真正关心的是有没有订单,这是移动电子商务和普通app的驱动,工具类app谈的是装机量是多少,对我们来说装机量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装机能否带来实质性的订单,这是我们关心的。对于我们而言,日单量的价值远远大于安装量的价值。我们刚才还在说,安装量是自我yy的事情,日单量才是真金白银。 贾鹏雷(微博):你能测算出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钱? 周航:目前可以说两个数据的对比,因为我们有网站的运营和无线端的运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单纯的生活服务类的产品而言,没有很琳琅满目的品类可以足够让你逛,我们平均新客户成本,移动端要远远小于传统pc端,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把整个营销或重心70%都放在了移动端。 贾鹏雷:侯总,您这边是电商直接卖东西的,逛淘宝有什么特别好的东西给我们带来分享? 侯迅:移动互联网很显然使用时间是从早上6、7点钟,到晚上2、3点钟,基本移动互联网时间比互联网时间长一些。我们高峰期大概从app上线三个月以后,发现每天晚上高峰期固定时间都是在11点整。因为我以前老看小女生写微博,说看着看着手机砸脸上了,搞不懂什么意思。其实这种感觉很明显,小女生大约10:50左右上床,然后把手机打开,逛十来分钟,有可能一下砸脸上,睡着了。这是她临睡前一个必备的功能。 贾鹏雷:逛街是毕生的事业。 侯迅:第二个好玩的事情。因为我们做交互体验,我们第一个版本就是店家自己组合建一个很好用的东西,但是没人会用,后来我们做了一个“瀑布流”,就是傻乎乎的去翻,挺好。后来发现翻瀑布流的动作,就是逛商品的动作,一页是10个商品,发现这个时间消耗超过80%,其实我们还设计其他十几个功能,但是不用,后来去调研,我们也不说话,让他看没用过的,看怎么用。打开之后,逛了几分钟说完事了。我说旁边的钮你没看见吗?他说看见了,不用。我说没有行吗?他说没有不行。对这种交互的理解,就是有些钮在旁边,觉得挺专业、挺复杂,很尊重他,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行。 贾鹏雷:但未必去用。 侯迅:不是未必,是真不用,我们在后台看到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商品流页面完成,其他收藏、搜索、主题用的很少。 贾鹏雷:你们客户端有一个“上星”,有用吗? 侯迅:很少。有百分之几的客户管理这个东西,绝大部分女生都是“小白”,简单最好。第三个好玩的事情,发现平均每一个安卓用户pv深度是iphone的1倍,但订单量基本只有它的1/6。比如一个安卓用户平均愿意翻30篇的话,iphone用户可以翻15篇就结束了,效率要高很多,安卓更愿意多翻一些。我们也在反思到底真的是不是安卓用户没有消费能力,包括前一阵子看点评,写的一份报告叫“iphone搜的都是最凸显的餐厅,俏江南、小南国,安卓搜的是烧烤和网吧”,后来我就在下面写了一句话,我说其实小南国也是烧肉,都是找烤肉,为什么一个找小南国,一个找烧烤呢,有这么残酷吗。我觉得可能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iphone用户对钱的浪费意愿更高,就是买不大有用东西的意愿更高。安卓用户更实际一些。安卓背后用户一定比iphone用户穷吗?我觉得一定不是。第一是他浪费的意愿更强。第二iphone用户相对而言年龄层偏低一些,所以对于服务的观念不一样。我最近也在思考一个时间点,今天不太成熟,思考到一半贡献给大家,大家一起思考。 从电商角度来说,2005年淘宝比较红的时候,肯在淘宝上买东西的人基本是18-24岁女生,年龄大一点的女士也不敢买,因为那时候都是卖的头花,衣服都是十几二十块钱一件的,没法买,是敢于尝试,又有点钱的年龄段。2005年减去24岁,是1981年,减去18岁是1987年,我的意思在那个年龄段出生的人,就是淘宝以他为生,大概是1981-1986年龄段的女生疯狂使用淘宝。 京东基本上在2009年特别红,因为卖电器,我朦胧的判断,买大家电,基本上是24-30岁男性,24岁以下不可能老去关注大家电,营销上叫“筑巢”阶段。24-30岁,大概是1979-1985阶段。我们人力的头就是1983年,熟练使用京东,但平生不会用淘宝。相信到移动端时,这种特征一定也会凸显,肯浪费的,对于服务有意识,肯花这个钱,这群人的特征和年龄属性,以及安卓用户年龄属性,一定慢慢都会凸显出来。今天来看,从用车到在我们这儿买东西,我感觉将来某一种需求上安卓会持平苹果是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