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增长30%,累计安装量已达5万台。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较2009年增长了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2011年曾宣布,未来几年将装备100万台机器人以替代生产线非技术工人。虽然计划略显夸张,但也表明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前景诱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新装机器人139300台,较2010年提高18%。该协会预计,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据了解,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尚未有相对应的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专业协会组织。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强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大机遇,但行业尚没有统一的顶层组织,而政府支持原来主要投入研究领域,应该考虑持续性的产业投入。 “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看到。”王卫明对此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很小,还没有100亿元规模的内资企业出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实现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转折点,目前正在协调各部委,为工业机器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争取形成局部竞争优势 “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势无法在机器人领域体现,目前最大的机遇在于中国不断高速增长的市场。”机器人(300024)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王金涛坦言,机器人行业技术高、难度大、投入大,技术与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目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机械、金属加工等领域,其中,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占据应用的半壁江山。 “中国从事机器人研究的人员在世界上最多,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仍未掌握。”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表示,国内不下60家企业在做机器人,而国际仅10多家产能就已够用。企业不要只盯着汽车等这些成熟行业,机器人产业市场很广,应拓展新的需求。 本次论坛上众多业内人士也认同这种观点。王金涛表示:“不能重复走外资拥有优势的道路,未来公司将发展信息化机器人。” 王卫明则表示,国内企业与国际厂商存在一定差距,应当突破关键产品,重点推进2-3种类型,形成与国际品牌局部竞争的能力。 今年4月,科技部发布《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同时,针对机器人领域发布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任务。 10月并购完成案例数量创年内新低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10月份中国市场共有53起并购交易完成,是今年以来并购完成数量最少的月份,与9月相比大幅下滑35.4%。 具体来看,国内并购47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8.7%,披露金额的45起,披露金额7.19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98.4%;海外并购4起,占比7.5%,披露金额的1起,披露金额411.00万美元;外资并购2起。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是雷鸣科化(600985)收购中西部民爆全部资产一案,于10月10日完成,交易价格5.91亿元人民币。 从行业看,10月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分布于能源及矿产、化工原料及加工、机械制造、房地产、建筑/工程等20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量看,能源及矿产行业最为火热,共完成9起案例,占案例总数的16.9%。其中最夺人眼球是10月29日,山东黄金(600547)4.9亿元人民币完成对福建省政和县源鑫矿业有限公司80%股权的收购。 从并购案例金额看,能源及矿产亦居首位,披露金额的案例8起,披露金额为2.25亿美元;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居第二,披露金额的案例7起,披露金额1.55亿美元。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位居第三,披露金额的案例仅有1起,即沃森生物(300142)收购大安制药100%股权,披露金额为约8395万美元。 跨国并购方面,清科数据统计显示,10月仅完成6起跨国并购案例,其中海外并购4起,分布在金融、汽车和能源及矿产等一级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控股于10月再次涉足白酒行业。公司斥资超过4亿元人民币收购武陵酒剩余61%的股份,收购完成后,联想控股将持有武陵酒100%的股份。联想控股表示,未来仍会持续关注国内优质酒业资产,进一步推进联想酒业在全国的布局。清科研究中心周倜如指出,近两年来,联想控股在白酒行业动作频频,从2011年1月至今已完成5起酒业并购,斥资逾10亿元人民币。 多家券商创新产品瞄准固定收益领域 首只备案制产品即将问世 资管新政出台后,多家券商积极酝酿创新产品。目前,已经有一些券商开始按照新规推广集合理财计划。多家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固定收益类产品目前是创新产品的主攻方向。 数只产品争饮头啖汤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几只产品有望成为资管新政实施以来的首只备案制产品。wind数据显示,11月5日,华西证券红利来一号、湘财证券金桂四季收益开始进入推广期;11月6日,东吴财富4号也进入推广期。上述理财计划说明书显示,华西证券红利来一号及湘财证券金桂四季收益此前都已经获得监管部门审核,在新老划断中属于“老”一批。而东吴财富4号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定于11月6日至12月5日推广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意味着该产品将按照资管新政实行备案制。 西藏同信证券的“同信如意稳健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目前也正在推广中,其客服人员表示推广期将于11月15日结束。按照资管新规定,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起设立情况报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备案材料完备并符合规定的,协会自受理材料之日起15日内予以确认,这意味着券商资管新政后,首个履行备案制的集合理财计划即将诞生。 前述集合资产管理集合均属于债券型产品。“经过研究讨论,我们酝酿推出的几只创新产品都属于固定收益类”,华南地区某券商资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此类产品市场接受程度高,他们希望能凭借此类产品迅速做大规模。一家小型证券公司总裁表示,资管新规颁布后,业内普遍倾向于快速发售固定收益类产品。 券商如此青睐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与今年以来债市的火爆有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对债券配置比例同比增加87%,此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也创近几年来新高。此外,基金公司的创新方向也成为券商近期关注的重点。基金三季报显示,债券型基金规模大幅攀升,一些基金公司更是凭借短期理财债基迅速做大规模。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监管部门对创新业务的全方位松绑,让多位资管部门负责人倍感兴奋的同时,也对创新的一些具体实施环节感到困惑。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