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去看信息 > 来去知道 > 孙中山法制思想研究(5)

孙中山法制思想研究(5)

2012-09-15 08:45来源:来去留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但是社会的现实是无情的。孙中山在一九二三年《致犬养毅书》中诉说道:“按之列强传统之政策,当不顾中国之政治图强,故有历次反对革命之举,此次吾人举动,亦当受列强种种之阻挠,可无疑也。”他指出,欧洲列强的经济地盘,在中国已甚巩固,所以他们最顾虑的是,革命成功危及他们的利益。一九二四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他陈述说:辛亥革命以后,列强帝国主义对中国包围如故,瓜分之说变为共管,易言之,武力掠夺变为经济的压迫而已,其结果足使中国民族失其独立与自由,则是一贯的、一致的。

  中、小资产阶级在国内受到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封建军阀的摧残,同时也受到帝国主义豢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压力。孙中山说:“国内之军阀,既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而资产阶级(显然是指买办资产阶级或大资产阶级)亦眈眈然欲起而分其馂余,故中国民族政治上、经济上皆日即于推悴。”(《建国方略之三》)当时有一派人提出要用商人政府代替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孙中山揭露说:这种商人政府若是同样要托命于外人,则亦一丘之貉而已。孙中山说他建立的是“全体平民”自己组织的政府,以代表 “全体平民”的利益,不限于商界。当时在广州有一伙买办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唆使和支持下,利用商团武装,反对国民党政府,要组织商人政府,于是发生了商团暴动事变。总之,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始终是腹背受敌,多灾多难。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孙中山一线希望。他说,美法等国“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党员应协同军队来奋斗》)他在一九二一年致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的信中说: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的组织,你们军队和教育的组织。他说,俄国革命的结果,不但是把政治的阶级打到平等,并且把社会上所有资本的阶级,也一齐打到平等。现在的俄国,什么阶级都没有,他们把全国变成了大公司,在那个公司之内,人人都可以分红利。象这样的好国家,就是我要造成的新世界。孙中山还看到,俄国政府是由农工兵三界人民派代表组成的,所以他们政府所持的政策,对这三种人特别优待。孙中山把这种政体称为“近来新发生的一种政体”,是“人民独裁”的政体,当然比代议政体改良得多。(《民权主义》)所以他在《致蒋介石手扎》中说:“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但是孙中山的学习俄国,并非要改弦更张,而是要把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纳人到他的民主共和国方案里去,更加坚持他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只多是把他的民主共和国方案推得更彻底、更完备一些。他说:中国革命的目的和俄国相同,中国同俄国,照革命的关系实在的是一家。至于说到国家制度,中国有中国的制度,制度也不能相同。作为资产阶级代表者的孙中山,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是存有极大的矛盾心理的。这时中国的工人阶级已经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资产阶级对此是怀有戒心的。孙中山至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要求青年和工人助他一臂之力,去实现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同时又害怕青年和工人把自由用过了。他说,中国工人推倒初发生的资本家,实在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外国的经济压迫问题却解决不了。现在中国工人所受的最大痛苦,是由于外国经济压迫。所以应当想一个方法,来抵抗外国经济的压迫。总之,就是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时代和矛盾重重的国度,产生了孙中山的完善而美妙,但永远无法实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

孙中山的悲剧和中国的出路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世界范围内的阶级矛盾,铸成了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备设想。同样也是这些矛盾和历史进程又注定了孙中山的完美方案的破产。在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范围内,它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为实现这个方案的任何努力只能带来无穷的灾难。国际帝国主义不能让中国建立这样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国内的封建势力、封建军阀、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也不能让中国建立起这样的民主共和制度。它们互相勾结,死死地缠住了中国。另外中国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是无法抹杀的。孙中山的一个大功绩,就是用他的完美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悲剧,告诉了中国人民: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一九一九年孙中山悲愤地指出:民国成立,去了一个满洲的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的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他说,他的党本来是想救国救种,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但是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建国方略》)当年他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发表演说,说他破坏的是一专制政治,而今有三专制政治起而代之,即官僚、军阀、阴谋政客,揽有民国之最高大权,所以国家政治更加恶劣了。二次反袁失败,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在广州召集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但是在国会和军政府内部,以及各省大小军阀之间,各怀心腹事,连一个统一步调也无法形成。孙中山无可奈何地辞去大元帅职务。在辞职通电中他说:“文于斯喑口哓音,以期各省之觉悟,盖已力竭声嘶,而莫由取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斯之谓矣。”孙中山还说,他的党的党员在破坏清朝皇帝专制制度之后,已多不守革命的信誓,不服从领袖的主张,结果不过是以新官僚代替旧官僚而已。他回顾辛亥以来的斗争,说最初革命党将政权交给了官僚,结果八年来造成官僚与武人政治。他们滥扑滥杀良民,贪赃枉法,比满清尤坏。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孙中山多次哀叹:革命党能够创造一个民国,不能建设一个民国。在破坏专制制度时,大家都赞同;在建设民国时居然起而反对。结果民国成立十几年,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孙中山也在苦心地寻找革命失败的原因。有时他说,是由于革命党向旧官僚、军阀妥协的结果。而此种妥协,实际上是间接地与帝国主义相调和。有时他又进一步说,现在民国灾患祸害的根源,就是因为革命没有象俄国革命那样,把旧皇室的官僚武人一概肃清。有时他又抱怨人民的不觉悟,发挥不了主人的作用,他说,民国始终建设不起来,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民不了解本党的主义,而革命没有民众的拥护和同心同德的一致行动,是不会成功的。他认识到中国的事太大,要用四万万人的力,才容易做成功。但是又不相信人民的能力和觉悟。他说,因为人民发挥不了主人的作用,那般旧官僚和军阀连成一气,便大胆来把持政权,违法乱纪无恶不作。孙中山还觉悟到迷信立宪和宪法的错误。指出,什么立宪,宪法之类,如果没有民众的拥护和行动,也只是一张废纸。假使只有白纸黑字的宪法,绝不能保证民权,使不受军阀的摧残。民众如果没有组织,虽有宪法,民众自身也不能运用,就是没有军阀的摧残,也不过是一张空文凭。在改组后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甚至觉悟到:“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因而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他有时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革命党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在谈到他的民权主义、五权宪法不得实现时,他指责选举的方法不好。他说,从前国会之所以没有用处,是由于根本上选举议员的方法大草率。当时只要愿意做人民代表的人,不问学问道德如何,便举他做议员,这就使议员本体不好,加上受外界武力的压力,不仅不能行使职权,而且那些议员总是不顾民利,只顾私利,只要给钱,便去卖身。全国人民对于那般议员完全失望。要解决国事,便不能靠那些议员,要靠我们国民自己。实际上,当时按照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在湖南搞的省自治,在广东搞的县自治,只不过成为那些封建官僚、政客欺骗人民、谋取私利的政治把戏而已。
 
  孙中山的这些总结,表示了他对革命的忠恳和诚心,他一直沉浸在屡遭失败的苦闷之中。但是,孙中山不彻底抛弃他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不彻底站到无产阶级的一边,而只是去“联合”和“扶助”工农,他所说的这些失败根源,就一个也无法解决。他既不能象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把工人农民全部发动起来,也不能象十八、十九世纪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那样,把民众全部动员起来去夺取政权。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资产阶级永远办不到的。因此,他的四大民权、五权宪法,也就永远无法实现。就连那个他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声称“不负那个责任”的“临时约法”,也无法实现。孙中山曾提出这样的发问:为什么俄国的革命在国内国外的条件都比我们艰难,但是他们却取得了彻底的成功,而我们则望尘莫及呢?孙中山提出的问题是带有本质性的,但他却作不出本质性的答案。他不能超越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