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去看信息 > 旅游来去 > 中国大学的“沼泽化”(7)

中国大学的“沼泽化”(7)

2012-08-21 08:57来源:来去留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哈佛似乎是例外,教师70-80%有本校背景,因为它自信是全美最好的大学,教师留校并不妨碍它从全世界汲取各种智力资源。校长陆登庭在北大校庆期间举行的大学校长论坛上强调:这个世界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的学者之间的合作。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观念、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学的歧途——地方化、土著化、裙带化,小国寡民眼光,市井乡里胸怀,自给自足作派

  中国大学正在“土著化”,人员不流动,外来人员十分被动。怎么开放也只在形式上,内在心态顽固不化。

  土著心态是一种与现代文明,尤其是现在大学格格不入的心态,不交流,封闭守旧,懒得对话,不愿打破习惯的生活方式、利益关系网,世俗化,植物化,就近将就,静态,凝固,死水一潭,稍有出格就闲言碎语,大惊小怪。

  国家与地方共建大学,如果理解为将大学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这当然有积极的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地方在高等教育上需要更大的投入,尤其是职业高校和地方学院要由地方来办。

  但是,重点大学是国家文化、科学、教育中心,是国家未来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基地和预备队。必须着眼于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办好一批足以带动全国的重点大学,再穷也不能把它当成包袱甩给地方,否则就是国家的失职。

  如果从给国家甩财政包袱的角度出发,把重点大学下放到地方来办,那将进一步削弱大学超越社会现实的能力,取消大学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导向作用,沦为局部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的工具。从长期来看,会造成灾难性的、难以恢复的后果。

  有的人主张地方化,居然只是考虑学生假期探亲造成的交通问题。可是比起花上万美元到海外留学和观光,这个具体困难太微不足道了,而且并非不可克服。以这样狭隘的思路来搞“地方共建”,造成大学地方化,将是不可原谅的战略性失误。

  某些地方政府要求参与共建的重点大学招收本地学生的比例超过50%,这种狭隘的地方利益造成重点大学地方化,带来人才封闭、视野闭塞、近亲繁殖,学术文化环境退化,损害现代大学必需的开放、多元、超越的文化特征。

  地方主义与传统农耕社会的乡土思维脱不了干系,封闭经营、自产自销、地方保护、害怕离乡、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庸俗现实主义心理仍在中国人心中作怪。人们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窝在自己小圈子里,做井底之蛙,维持着世俗的人情世故,排斥新事物,新天地,新视野。为一些有形的利益斤斤计较,玩小聪明,相互内耗,以功利目的为中心,形成封闭、狭隘的关系网。地方主义容易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优势,它将国家、民族及现代文化理念摒之于外,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湖南出两种人:豪杰与土匪。湖南人有股蛮气,憋在本地,可能变成匪气。走出去,获得精神的提升,可能形成豪气。

  湖北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极其突出,走出去,进取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成功机会很大。但走不出去,可能小气、俗气。

  我曾在成都念学位,中国普遍的地方文化封闭圈,在这里尤为明显、典型。这里吃、穿、住、行、玩及整个生活方式具有典型中国式的精致、闲适、安逸、恬静。本地人视外出为受罪,而外人一进就不想出去,形成“文化盆地”。

  我就读的四川大学,从抗战到解放后相当长时间里,曾是中国一流的大学。但是由于极具溶解力的成都地区世俗文化的同化作用,大学生活彻底本地化,人际关系网深入学校每个角落,人们日常思维完全混同于普通市民。思想、学术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反而成了外在之物,点缀性的谋生手段。越来越少的外地教师,竟也咬一口本地话。学生被校门外一个以小吃为主的巨大廉价消费市场牢牢抓住。在我所在的90年代初,学风下滑,管理混乱,实力日益衰退。

  同样分析江西人,广东人,江浙人,东北人,西北人,概莫能外。无论什么单位,一旦本地化,就不会有什么出息。

  中国人出国往往表现杰出,很有作为,就因为打开视野,超越地方主义。出省、出乡也一样,只是程度不同。国民党在大陆腐败如朽木,出逃到台湾之后,人们“回家”的路被截断,这才创造了东方奇迹——这才是所谓“台湾经验”的真正奥秘。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本地上大学很便利,父母不愿让子女们外地上学,严重影响这些很少出远门的孩子的心理成长。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以自己的城市为中心,他们在其中一切能应付自如,几乎没有新的挑战,心态封闭、傲慢、近视、早熟,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这只会助长北京人自高自大的官僚气,上海人自私自利的市侩气,最终毒化那里的文化生态。

  地方功利主义的办学思路,家长的孤独感和对孩子的牵挂心以及对社会关系网的狭隘考虑,是异地上学的根本障碍。

  80年代以来,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双亲不同籍贯的家庭,流动性大的家庭,尽管远远少于一般市民和农民家庭,可是来自这种家庭大学生的比例,高于正常比例的许多倍。而且其中有个性、有首创精神的人比例也相当大。

  究其原因,固然有家庭教育条件优越的因素(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但主要的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不同文化要素相互交融,给家庭带来多元化的活力,减少了一成不变的陈规陋习和世俗偏见,增加了讲道理、重个性的理性因素。孩子面对不同的文化,有了选择的自由。尤其是当成长环境发生变换时,新环境给一种全新的文化刺激与精神挑战。

  异地上学,客观上会造成旅途花费上和交通运输上的困难,但对每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中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高考的压抑激发他们极大的想象力和浪漫情调,他们倾向于异地上学,去实现自己自由的梦想。

  每所大学必须尽可能在最大区域内招收异地生源,本地尤其是本城市学生控制在绝对少数之下。

  其一,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上学,当地语言习惯、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发生彻底变化,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带来了各自的语言、习惯、见闻、体验,融合为一种宽容、大度、丰富多彩的人际氛围,这样重新开始带来种种挑战的体验,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增长其视野宽阔、敢于开拓的精神。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