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去看信息 > 来去知道 > 北京文学:医患之间的战争(10)

北京文学:医患之间的战争(10)

2012-09-03 08:48来源:来去留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一位年轻医生问专家:“现在做个b超就可以明确是不是胆囊炎,为什么还要问这问那,让病人躺下查有没有默菲氏征?了解心脏情况做个‘超声’不就行了,何必听什么心脏?”持这种观点的不光有医生,也有不少病人,他们不知道各种仪器的检查绝对不能取代医生亲自动手查体。检查心脏,听诊是最重要的,可以听节律、听快慢、听心音、听杂音、听心脏之外的声音,像心包摩擦音等等。什么仪器都比不上听诊所得到的信息那么多、那么准。心脏有奔马律,不仅表示心功能差,而且说明病情重,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再精密的仪器都无法代替。心脏杂音的性质、强度、长度,也是任何仪器无法测量的。医生练就一手查体的硬功夫,不仅可以使看病贵有所改善,病人也会更加信任你。诊断疾病,首先要仔细问病史,这不仅是在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患病过程、治疗效果,也是与病人交流感情的重要形式,医生问寒问暖了解病情,患者就有亲切感、信任感。医生冷冰冰,三言两语开出一大堆单子,让病人满院子跑,医生看病不问不查,只看各种报告单,这不仅增加病人负担,也不可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我孩子小的时候曾经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许多年过去了,主管医生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但他听诊器上夹着的一只袖珍小熊总让我记忆犹新,从那只小熊身上,我感悟到了他对工作的缜密和对患儿的慈爱之心。尤其在给患儿听诊前,他必用温暖的手焐一下听诊器的金属头,那一动作温暖的不仅仅是听诊器,更是患儿及其父母的心。从这个层面上说,望触叩听和望闻问切不仅是医生诊断疾病的过程,也是医患双方彼此沟通、建立信任的过程。而现在,医生与患者的接触,越来越多的被患者与仪器的接触所替代,少了温暖,多了冷硬;少了贴近,多了距离。

    对于目前中国医生,所谓的医疗风险主要来自患方而非诊疗本身的过程,从而导致所有诊疗过程的重点被圈定为“不能让患方抓住把柄”。是把柄的把柄不能留,不是把柄的把柄也不能有。为什么一个病情轻微的病人入院时就要跟其家属谈到死亡的可能性,不是患者死亡的几率真的有多大,而是要堵住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我走着进来,却躺着出去”的纠纷借口。这里没有专业判断,只有保护性程序。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度医疗也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医生如果把该为患者想的都想到了,把能为患者做的都做到了,患者自然会信任你。如果从一开始医生对患者就不信任,怎么能换来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呢?如果医生把每个患者都作为潜在的责任追究者,医患紧张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过度医疗呢?

    医学模式,你往何处去

    2006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出席“世界肾脏日”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看病难、看病贵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而绝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主要是医务人员本质恶劣、欲壑难平造成的。”除了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外,“目前以治疗为主的医学导向上的偏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以治疗为主的医学导向”?笔者以为就是重治疗,轻预防。现在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看大病贵、看重病难。而患大病、重病的患者,无论是高血压、冠心病,还是肿瘤、慢阻肺等等都是从早期发展而来的。钟南山说:很多疾病早期比较隐匿,没能得到重视,等到中晚期发觉时已经晚了,即便治疗也只能事倍功半。就拿慢阻肺来说,据粗略统计,70%多的医疗开支都用在了不到10%的已出现了冠心病等并发症或是需要插管、进行抢救的患者身上。晚期肾脏疾病也是如此,尿毒症透析每年要5万至10万元,做一例肾移植则要12万至18万元。总之,这些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早期没有得到重视,最终的结果就是劳民伤财、结局却不理想,这就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钟南山还引述了一组美国公布的数据:1963年到1998年这35年间,全美冠心病的病死率下降了59%,中风的病死率下降了64%。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其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年间搭桥、支架等尖端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在于社区医疗在人群生活方式改变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世纪,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30岁,我们也许认为这是先进发达的现代医学科技带来的。事实上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只是使美国人的寿命延长了5年;而正是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服务于民众的预防和公共卫生措施使得当今的美国人多活了25年!对于最广大的民众来说,真正使群众收益的是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从预防医学角度看,有70%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腰围、血压、血糖、运动水平等)可以随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通过有效的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可以改变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就能得到控制甚至降低。who明确公告:“健康长寿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的成分取决于自己。”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健康管理就是要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使人类健康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过渡,逐渐告别陈旧的医疗模式,将导致疾病的诱因提前控制或消灭。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曾经提出:健康管理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作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健康管理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它的目的就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尽量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健康管理从美国发起,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现在已经发展成熟。在中国,健康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兴起,大部分机构仅提供健康管理某一个环节中的某项服务,还没有整合成为一个价值链。其实,中医学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什么叫“治未病”?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在健康状态下,有预防疾病的含义,但不仅仅如此,还有得了病早期治疗的内涵。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晕目眩,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然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需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另外,“治未病”还有掌握疾病发展趋向的意义。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比如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如果“肝”有病,就会累及脾脏,用中医术语形容就是“木克土”。为了防止肝病传脾,“欺负”脾脏,中医大夫就要“见肝实脾”、“培土抑木”,意思是要充实脾脏,平抑肝脏,早作防范,抵御外侵。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意思是说:好医生应该懂得没病防病,有病早治,掌握疾病的“传变”(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各种超越常规的“变异”),知晓控制的措施。因此又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