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们担心的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以前只要有1%的希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付出100%的努力。现在面对风险大的手术、复杂棘手的疾病,可能就会因为种种顾虑一味地规避风险,被动地采用防御性的医疗措施。在恶劣的执业环境下医务人员不能安心看病,很多医学研究也因此裹足不前。这样不但对患者本身不利,对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医疗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如果缺少探索精神,医学就难以向前发展。医生只有大胆探索,勇闯禁区,才能使医学创新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 医患矛盾的解决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现在一提到医疗纠纷,无论是医患双方还是相关部门都感到非常头痛,医院和医生因不被理解而备感委屈,患者因讨个说法太难而异常愤怒,卫生行政部门常常被认为管理不力而觉得有苦难言,而司法部门因遇到不少法律障碍而显得爱莫能助。难道医患纠纷就真的没有“解药”吗? 我们知道,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上升,原因绝不仅仅局限于医患两方,它涉及体制、医改、政府职能等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100美元阶段,而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期间,都是黄金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在医患矛盾凸显期,抓住机遇,改革攻坚,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政府无疑应该起主导作用,全社会也都应该参与,医疗卫生机构、老百姓、社会保险部门、药品管理部门、药械企业、媒体等都有责任和义务让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趋于缓和,走向良性循环。 2006年1月16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50华诞庆典上,卫生部原副部长郭子恒先生在致辞中,重温了白求恩同志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一个训练班上的一段讲话:“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的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让我们重新给医疗道德下个定义╠╠╠不是作为医生之间职业上的一种陈规陋习,而是医学界和人民之间的基本道德和正义准则╠╠╠更多地讨论医疗事业与国家的关系,讨论这一职业对人民的责任。”郭老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被几次掌声打断,而台上台下就座的全是医疗从业者和管理者。听得出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是社会的期望,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改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信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和长时期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日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所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相当复杂,现在还没有灵丹妙药。要像中医一样,把很多味药配在一起,煎出一种药来。”我们期待着这剂复方良药。 (责任编辑:laiqu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