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养医”中的“刀”,狭义是指手术刀,广义是指以手术刀为代表的一切能够获取医疗收入的项目,比如检查、化验、治疗、高值耗材等等。目前,医疗收入已成为继药品收入之后医院弥补经费不足和提高医院职工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以药养医”年代,对于医生开的药,如果有疑问,患者可以不买,即使买了,也可以不吃;但是在“以刀养医”的今天,面对医生建议做的检查或者手术,患者就根本无从知道是绝对需要做、应该做、可做可不做、可以暂缓做、或者完全能够用性价比更好的方法予以替代。如果说“以药养医”更容易被人认识的话,那么,“以刀养医”更隐蔽,更险恶,对患者的危害更大。 无论是医院账面上的“医药分家”,还是体制上的“医药分家”,受冲击最大的当数中医医院。因为中医向来医药不分家,说某位医生好,是因为他(她)开的药好。中医医院的医疗设备绝大部分比不上西医医院,另外无论手术的数量、难度和广度都和西医医院有很大的差距,因而,中医医院绝大部分收入都有赖于药品收入,而不是医疗收入。从“以药养医”到“以刀养医”,对于中医医院来讲无异于“断奶”“掐粮”,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医院的“西化”进程。它促使中医医院淡化或者逐渐放弃中医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包括药品、手法等等传统项目,而竞相上演“设备竞赛”,引进新技术,开展新手术,向西医看齐。长此以往,必然使中医医院走了形,变了味,甚至改了姓。 在财政投入不到位的情况下,假如有一天真的从体制上“医药分家”一刀切,对中医医院来讲,不仅仅是不公平,而且是对中医药事业的一种扼杀。多少年之后,中医医院的医生可能拥有了娴熟的手术技术和看检查单的经验,却忽视了中医理论和中医技能。当然,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无论是“以药养医”还是“以刀养医”,公立医院普遍实行的“收入减支出,结余提成计奖”的分配机制,都是十分典型的营利性机构的分配方式。在大多数公立医院中,经济收入指标已成为最重要、最刚性的管理目标。通用的模式是医院确定总体经济指标,分解后下达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个人,月底以任务完成情况计算每个人的奖金。经济指标细化到医生每个月看多少个病人,开出多少张化验单、检查单,总计有多少医疗收入,甚至收多少个病人住院……科室的效益好,医生个人的收入也高。经济指标管理目的明确,操作简单,立竿见影,赏罚分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但是这种市场化取向的分配机制,却使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卫生服务这一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 经济指标管理使科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各科发展不均、人心失衡。收入高的科室能吸引人才加盟,而收入低的科室则人心思变、逐渐萎缩。由于医务人员的收入依赖于患者,所以受患者欢迎却无法产生利润的服务普遍遭到了医院的忽视。 经济指标管理急功近利,不利于医生业务的提高和医院的长远发展。利益的驱动和压力,使部分医生心态浮躁,忙于追求诊治病人的数量和医疗收入的增加,难以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或外出进修。 医院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经济指标大都定在一个“跳起来摘果子”的高度,在“科科有指标、人人有压力”的敦促下,医生对病人的诊治,或多或少地会顾及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导致“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使患者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运行机制的直接后果,就是促使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群众的利益。 面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靠营利来生存和发展,一网民陈词:医生+商人=?=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医生的职业属性是奉献,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商人的职业属性是索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当医生与商人这两个完全不同属性的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医德沦丧,黑心赚钱。当市场经济进入医疗领城后,医疗这块领地不再圣洁,医生的职业属性已转变成了商人,从此,医生关心的首先不是病人身上的病,而是病人口袋里的钱。但是,这不能全怪医生。只可叹,医生不再是天使,是现行医疗体制促进了医生从天使到魔鬼的转变。 这一网民无疑将医生商人化现象无限放大了,也将医生群体“妖魔化”了。但从经济学上讲,如果两个群体利益一致,矛盾就少,问题也容易解决;如果利益对立,结果必然相反。只要医患处在利益之争的风口浪尖上,医院就别想清净! 药价滚雪球,药品也变脸 目前,全国有6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从药厂生产药品到患者最终拿到药品,中间经过许多环节,按照“高报价,高定价,高回扣”的模式,许多药品生产企业虚高定价,拼命留出巨大的价格空间,去打通各个流通环节。药价在销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层层加码,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致使众多药品的零售价高得离谱,急需“减肥”。众多的流通环节和交易主体都想分吃药品差价这块“唐僧肉”,各种违反规定的“潜规则”就不可避免。另外,在政府招标采购的操作过程中,又无形增加了一笔招标费用,而这些费用最终都得转嫁到患者身上。由于医院目前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愿意进低价药。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手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虽然国家已经实行了17次药品降价,累计降了300多亿元,涉及5000多种规格的药品,但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实惠的感觉。为什么?原来国家降了这个药品的价格,一些药厂就马上停止这种药品的生产。全国人大代表陈鑫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披露:不少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改包装、改剂型、改规格的“变脸药品”作为新药重新定价,价格一下子又翻了几番。如一种抗生素针剂,核心成分是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肟钠”改名为“头孢子氨噻肟钠”,药品的价格就由每瓶7.8元上升到89元,价格翻了11倍。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也透露:更昔洛韦,规格0.25g,出厂价8元,中标价30元,最高零售价竟达到125元!西米替丁换了个名字,变成泰胃美,就由4块钱100片,变成了40元20片。 医药代表说:“药品贵,是因为医生太黑吃回扣。”有医生说:“药品贵,不是因为医生吃回扣,而是因为药价虚高,给回扣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永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戴菊芳在接受《中国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医院所有的药品卖给消费者的时候,都是在国家最高零售价的范围之内。在给药品定价时为什么要让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存在那么大的价差?如果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按照市场规律保留必要的价差,那么不仅可以降低药费,而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商业贿赂。 (责任编辑:laiquliu) |